第三章 在心田裏種下一顆菩提
昨天我來到這裏,看到江水在橋下奔流,也感到這裏的每一個人心胸都像滾滾長江一般開闊,每一張笑臉都像浪花一樣自然綻放。
生死之道,以無盡的智慧填寫有限的生命
在開始今天的講課之前,我想首先向大家提兩個問題。
第一,從生到死,在這個過程裏麵,我們能留下什麼?
第二,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刻擁有幸福和快樂?
人生就是一道“填空題”。生與死的端點都是既定的,中間的留白由自己去填寫。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國王彌達斯抓住了精靈西勒諾斯,他問精靈:“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妙的東西?”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後在國王的強逼下,他發出刺耳的笑聲:“可憐的浮生啊,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要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那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於你來說,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就死。”尼采根據西勒諾斯的話,推導出了命題的反麵。他說,對於那些能夠感知到悲劇存在的夙慧之人而言,“最壞的是立即要死,其次壞的是遲早要死”。
從降生開始,生存的競爭就從來不曾消止。甚至在你投入母體的一刹那,就是因為你是十萬億個精子中最優秀的那一個,才得以與卵子結合,獲得出生的機會。及至走到今天,我們不知道經曆了多少次殘酷的競爭。
佛教的發展過程也是非常曲折的。從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得道,創立佛教,到現在已有2554年了。在這漫長的時間裏,佛教是怎樣在競爭中發展融合,流傳至今的呢?
很多人認為佛教是一種迷信,認為佛教是有神論,甚至是多神論。可能因為寺院供奉著許多佛像。其實在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不供佛像的。佛教隻是作為類似學派的組織而存在,以理性為傳承的基礎。那時如果要紀念釋迦牟尼,也隻是供奉一個空的蓮花座而已。又經過好幾百年的發展,到了公元一世紀,在馬鳴論師的發展下,佛教才真正形成了宗教的規製。
供奉佛像和諸菩薩像,也隻是為了以有相的形式來紀念和緬懷這些具有大智慧、大慈悲的先人。佛和菩薩所行的功德,他們修行的法門、留下的典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供奉他們,能夠使我們以相觀己,對照出自己的不足,以他們作為修行的榜樣來學習。所以僧人之所以頂禮佛陀,那是因為他們信仰佛陀所宣說的真理,所以將他作為上師來膜拜。雖然也有很多人拜佛的動機是出於尋求保佑,這一點雖然我不很讚成,但佛菩薩的行跡中就有慈悲度人、救苦尋聲的意義,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燈會元錄》中有一則丹霞禪師燒佛的故事:禪師遊方四海,有一次到了洛陽慧林寺時,正遇上大寒天氣。丹霞就在殿上砍了一尊木佛來烤火。院主大發脾氣說:“你怎麼能燒佛像呢?”丹霞用拄杖在火灰裏撥了撥,說:“我燒木佛,是為了取得舍利子呀。”院主說:“你糊塗了吧,木頭雕的佛像裏怎麼會有舍利子呢!”丹霞說:“既然沒有,那我就再取兩尊木佛來燒吧。”
我把這個故事說給大家聽,不是讓大家去寺院把佛像都燒光,而是為了說明佛教注重於“理”,而不注重於“相”。
“相”是指事物的表象,隻是一種表征,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那什麼是“理”呢?就是指釋迦牟尼傳授給我們的道理。這個道理使我們明白是非,使我們得到解脫,能把我們的人生引向光明的正道。
釋迦牟尼放棄了王位,轉而追求人生的至理,說明在理性的王國中,形而上的追求要比塵世的權位、金錢要重要得多。但是他的修行之道也並不順利。釋迦牟尼出家以後,先後在好幾個地方隱居。曾經追隨過一個名叫阿羅陀的先人學習苦行。但是苦行的果報隻在三界之內,並不是究竟的,於是他又另擇名師。後來在密林中禪定,修了好幾年,也沒有成道的跡象。於是他把習得的東西全部放下,觀照自己內心的念頭,才最終找到了宇宙最終極的智慧。那麼,佛陀在菩提樹下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最終悟到的是什麼?就是“緣起性空”的思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