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苦難就像利劍,而你可以把它變成花朵(2 / 2)

要讓自己得到解脫,就要有一顆欣賞的心,當你去欣賞別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他的美麗和動人的地方;如果用一顆挑剔的心去看待別人,再完美的人站在你麵前,也會有一大堆問題。我們要欣賞別人,我們要欣賞生活,我們要欣賞世界,我們要欣賞一切的一切。

佛教裏麵講到的解脫首先是觀念的解脫,把我們內心當中對物質世界的那一份苛刻之心解脫出來,從小我之心解脫出來。當你這份心解脫了,放下了,打開了,你就發現一切問題展現在你麵前,你都能接受它,沒什麼大不了。

所以能不能解脫不是別人能給我們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內心的觀念、思維方式的轉變。真的,極樂世界實際上就在我們身邊,而地獄和餓鬼也在我們身邊。你選擇極樂世界就可以遠離地獄,你選擇喜樂的人生、知足的人生,你就會遠離餓鬼。

實際上人的智商都差不了多少,除非極個別由畜生轉過來的那種人,木疙瘩一樣,實在說不通之外。唯一不同的就是思維方式,有的人看問題就是一根筋,不會換個角度去思考,不會從多方麵去理解。佛教的思想就要求我們把自己內心當中對事物片麵的認識打開。如果隻從自己習慣的一麵去認識事物,就會產生很多錯誤,總認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身體所摸到的、嘴巴所嚐到的、鼻子所嗅到的世界就是這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認知差異很大,容易發生摩擦,所以明智的就會“求同存異”,在差異中求得生存,而不會去強求別人要和你的看法完全一致。

古代人認為地球是平的,天比地球大一點而已,海的盡頭就是萬丈深淵。靠人類有限的知識去認識無限的世界,是沒辦法做到的。既然沒有辦法做到,我們為什麼要一味地去找第一因呢?是雞蛋孵化成雞,還是雞生雞蛋?

就像佛陀說過的一個比喻,一個人突然間被一支毒箭射中,旁邊的人要把箭拔出來。他說等等,找找看這個箭是哪裏射過來的,這個箭是什麼東西造的,別人為什麼要射我?等他把原因找清楚的時候,人也死掉了。

佛教一直強調不要去尋找這個世界的第一因,這根本不重要。一切現象其實就是生死的循環,這邊死掉,那邊生起來,此起彼伏,輪回不息。

重要的是當下,重要的是你現在的心態,重要的是如何以喜樂的心去欣賞你眼前所碰到的所有的人、事、物。

佛教的智慧就是解脫的智慧,就是教我們在當下如何去打開自己那一份執著,如何讓身邊的人因為我們的快樂而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