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內丹雛形(1 / 2)

這一腳來得突然,徐慎之毫無防備的被踹到了地下。

陸瑛扭過頭去,不再看他,徐慎之無奈搖頭,床是再上不得了,沒轍,去洗了個澡,盤膝念經,畢了,運功凝丹。

接下來的時間裏,徐慎之每天讓孫福泉在冰麵上練功,每種符咒各畫寫十遍,再抄五遍《道德經》,孫福泉每天會盡量完成任務。

在光滑的冰麵上練功並不容易,因此他天天摔出一身淤青,陸瑛再幫他上藥,徐慎之看在眼裏疼在心裏,但他依舊表現的很是嚴厲。

孫福泉雖然用心學習,但對徐慎之的心思尚不能吃透,顯然無法明白他此舉的用意,因此與他平日裏很少說話。

眼瞅著自己的孫子吃苦,孫伯也有些不舍,但人總得成長。

有能力的人都是鍛煉出來的,除非是智商不在線的那類人,否則沒有人會比誰弱一頭,即便沒有強硬的後台,但隻要選對了道路,堅持走下去,終究會看到成果。

大雪過後,天氣更冷,即便是少有降雪的臨安,天空也偶爾會撒下細細的雪花。

到得此時,城中不再像以往那般繁華喧鬧,徐府位置本就偏僻,此時倒是更加清靜。

對於徐慎之而言,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盡快結成內丹,內丹一成,再凝聚陽神,二者若是盡皆完成,他便可以再次前往金國,與昌都巴了結上一代人的恩怨。

凝聚內丹是個慢功夫,因為體內陰陽二氣本身是涇渭分明,互不侵犯,若想凝聚在一起就需要讓它們排列出一個不會發生衝突的結構,成為一個陰陽並存卻不互相矛盾的整體,此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神霄派的凝丹之法終究是隻是方法,有了方法不一定能夠百分百成功,結丹的概率很低,需要他不停地花費時間去一點點的琢磨。

再過半月,冬至來臨。

立冬僅僅是一個開始,冬至降臨才是真正的冬天,天氣愈加寒冷,這一天家家戶戶關門閉戶,擱家裏吃餃子,徐府上下也不例外。

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源於醫聖張仲景,據說此人曾經見許多窮苦老百姓被凍傷了雙耳,便以麵皮包上許多中藥材,做成類似人耳的形狀,分百姓食用,百姓吃過他的餃子,凍耳徹底好轉。

吃餃子的到時候也吃得並不安生,院外傳來了家丁的喝罵聲,徐慎之就知道那個老乞丐又來了。

自從他上次送那老乞丐麵餅以及棉衣之後,老乞丐便時常來到徐府乞討,這點令徐慎之有些不大滿意,那老乞丐此舉實在欠妥。

但轉念一想,這也不能怪那老乞丐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畢竟那老乞丐艱難度日很是難熬,為了生存下去,放下尊嚴乞討也是無奈之舉。

倘若每個人能夠精彩的活著,沒人會選擇糟糕透頂的生活。

這大冬天的怪冷的,那老乞丐既然滿心熱乎地來了,自然不能讓他白跑一趟,徐慎之吩咐下人給他送了些餃子,又給了一床棉被。

老乞丐的事僅僅是一個小插曲,歡快的氣氛沒有被壓下去,此時最高興的當屬孫伯,他前幾年就沒有享受過踏實安穩的日子,也沒有像現在這樣,一家人圍在一張桌子前吃餃子。

孫伯高興,徐慎之心中也感覺踏實,雖然心裏很是懷念院在金國的父母,但他的生活總算平靜下來。

踏實並不代表著息事寧人,該做的事他依舊會做,該報的仇他還是會報,但對於眼下的這種生活他也很是享受,生活的安靜可以換取內心的平和。

《易經》中有一謙卦,其初爻爻辭說,“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初六”是謙卦之始,乃是陰爻剛位,剛柔相濟,象征著甘心在最下位,態度也最謙虛。

有了這樣謙虛的心態,能夠認識到自己地位卑微以及能力的短板,克服自己盲動和冒進的衝動,對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便不會為自身引來災難,其結果便是吉祥的。

徐慎之現在就是這種情況,他不是不想做有些事,但天下之大,玄門中人不在少數,他雖得了神霄派的道統傳承,但畢竟還有不少不亞於神霄派的教派,亦有許多得了本派真傳的玄門中人。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應該低調隱居山野,“潛龍勿用”乃是因為陽氣不足,若是真正成長起來便是“飛龍在天”,但在未成長起來之前,謙而又謙才是為人之本,小心駛得萬年船。

後世之人因為受西學之影響,不少人對“易理”心存誤解,以為這是街頭賣卦人的鬼把戲,很少有人會從客觀的角度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