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英雄垂暮(1 / 2)

紹興和議雖然簽訂了,但嶽飛身在獄中,並不曾被釋放。

時值此刻,徐慎之也坐不住了,他與嶽飛雖然交情不深,卻十分敬佩他的為人,如今嶽飛被困囹圄,他不能坐視不理。

打定了注意,便決定進宮麵聖,看看此時是否有轉圜的餘地。

嶽飛多年來北抗金虜,金人對他恨之入骨,且他本身就主戰不主和,想要讓趙構放他出獄,難。

不過便是再難,也得試上一試。

臨安而今是大宋行都,皇宮就在臨安,路程並不遙遠,因此他並未叫上孔宣,隻身前往皇城。

皇城之中是不允許尋常外人進入的,徐慎之到宮門外便被守衛攔住。

他並不懼怕守衛的長矛,但還是耐著性子對守衛稟明了身份,這些守衛可能不知道扶搖子是誰,卻知道皇上七年前封一個道人為玄妙摶氣飛羽先生、神霄運雷真人,當即跑進宮去稟報。

站立在高大宮城門外,徐慎之情緒很是低沉,他成婚的第二天,趙構曾來送禮,那時他感覺趙構是有北伐之心的,隻是心中多有顧慮。

他勒令金國玄門中人不得參戰,又請動了王文卿,王文卿又請出了張象中,二人聯合警告天下道門中人不得參戰,如此既事為了天下萬民著想,也是平衡兩國的力量。

金人的鐵蹄雖然強橫,他們的部隊中多是契丹人、漢人,女真人少得可憐,加之草原上韃靼逐漸興起,最金人已經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如今金人已然是內憂外患,腹背受敵。

倘若此時興師北伐,就算不能徹底瓦解金國,一雪靖康之恥,卻也有很大機會收複北方失地,但趙構放過了這個機會。

趙構已經沒了當年那股子熱血,即便的所作所為有利於大宋休養生息。

片刻之後,趙構親自率人出門宮迎接徐慎之,“真人鶴駕來此,朕有失遠迎,還望真人見諒,請真人入內。”

徐慎之看了一眼,沒有接話。

趙構此時雖然麵帶微笑,但笑容很是違心,他知道徐慎之曾助嶽飛北伐,能猜到徐慎之是因何來此。

“真人請入內。”趙構見他站著不動,再次開口。

“謝皇上。”徐慎之深吸了一口氣,趙構畢竟是大宋之君,不能讓他下不來台階。

步入宮內,趙構一步步引著他前往暖閣,閣內設下了宴席,隻等入座。

宴上擺有各種珍饈佳肴、陳釀禦酒,可見趙構在出宮迎接之前派人準備了。

“真人請入席。”趙構先請徐慎之到客位坐定,隨即坐上了主位。

“真人請用膳。”趙構又道。

“多謝皇上。”徐慎之稽首道謝,垂下雙手,並未動那些佳肴美味,直奔主題,“皇上,貧道此來是有一事相求。”

“真人有何事?”趙構聞言放下了筷子,明知故問。

“貧道前些時日聽聞樞密副使嶽飛被擺官,賜封萬壽觀使,後來又被關入大理寺監獄,不知此事是否屬實?”徐慎之直言不諱地道。

“屬實。”趙構點了點頭,此事別說在臨安,基本上整個大宋人盡皆知。

“貧道厚顏,想為嶽飛求情,請皇上赦免嶽飛。”徐慎之離坐起身,再度稽首行禮。

趙構皺眉衝暖閣內的侍衛和侍女擺了擺手,“你們都下去。”

眾人聞言盡數退出,趙構又道,“真人可知嶽飛犯了何罪?”

“無論嶽飛犯了什麼過錯,但他匡扶大宋社稷有功,請皇上赦免了他。”徐慎之正色說道,他很清楚,嶽飛壓根兒就沒犯什麼罪。

“真人,朕感激你當年的救命之恩,但真人乃有道之士,朝中政務,真人理應不該參與。”趙構沉聲說道。

“倘若殺了嶽飛,恐令民怨四起,大宋將士心寒!”徐慎之抬高了聲調。

“說得好!”趙構抬頭直視著他,“真人既知朕若是殺了嶽飛,會令百姓怨聲載道,大宋將士寒心,那麼真人可知百姓因何怨聲載道,大宋將士又因何寒心?”

“嶽飛北拒金虜,攘敵有功,民心所向……”徐慎之說到此處,聲音戛然而止,他明白了趙構的意思了。

“真人繼續往下說。”趙構冷笑著看他。

徐慎之沒有接話,直視著趙構。

趙構離坐起身,走到暖閣中央,冷笑道,“真人想必知道功高蓋主,嶽飛雖無謀反之意,亦無謀反之實,但他手握重兵,又深得人心,朕這心裏不踏實,漢周亞夫曾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朕實在擔心哪天嶽飛不受皇令了,再重蹈苗劉兵變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