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流在中東的血 003 報複計劃(1 / 2)

家,這個概念對於來說陸子強是複雜的。

老實來說,自從他弟弟小光出事之後,父母對他的責備聲就沒有間斷,這也直接導致他退學去參軍,而這更加深了他和家人的隔閡。

他對這個家就沒有什麼感情,甚至是有些憎恨。

不過,人有時候真有意思,在陸子強意識很模糊、瀕臨死亡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卻總是家。上一次是在T部隊執行任務遇襲擊的時候,這一次是在伊拉克……

嘴上不願意,其實跟他父母一樣,最牽掛的還是彼此。

陸子強的家在一個叫三灣的地方,以前這裏叫三灣鄉,後來改叫三灣鎮,據說以後要改成“三灣工業園”。

他的父母都是三灣的農民。父親叫陸大山,90年代的民辦教師,後來轉正考試沒通過,便開了出租。

母親王秀芳普通的農家婦女,做飯、生娃、種地……他們的一生都在三灣這片土地上勞作。

三灣是遼闊的華東平原上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連綿的潁江在這裏拐了個彎,河流衝擊而成的河漫灘平原讓這裏的土地十分肥沃,在陸子強的印象中,春天的油菜花、夏天的麥田、秋天的玉米高粱,都是最美視覺。

不過這些已經不複存在。隨著潁江工業化大建設的推進,大批的土地和鄉村被納入拆遷範圍,現在這裏取而代之的是高聳的塔吊以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

這些都是在陸子強當兵時候開始的。他隻是在電話中聽到父母偶爾提到這些,本以為自己有一定的設想,但當他拎著大號的迷彩背包下了出租車的時候,他還是不敢相信眼前的這一切。

他剛轉業回家的時候,自己的鐵杆,也是T部隊老兵的喜子已經在城關鎮派出所幹了兩年的協警了。

自己剛回來沒工作,喜子那時候幫了不少忙。忙前忙後的去幫著張羅,還設計扣過一個領導吸毒的兒子,總算幫自己弄進去潁江市科協去幹了司機。

可惜陸子強脾氣太倔,看不慣一些事情。因為公車私用的問題,跟領導鬧翻了,兩拳頭把自己的工作給砸沒。

要不是那次衝動,陸子強現在可能還在潁江那個小地方,那樣一個小單位裏幹著司機。那樣也挺好,每天朝九晚五,回到自己在市區分的安置房,娶個媳婦,現在孩子都會滿地跑了……

那樣的生活其實很令人羨慕,最起碼令陸子強現在羨慕。

“可惜生活不能重來,如果可以重來,陸總或許就不會選擇去拆那個炸彈了?”站在一旁的眼鏡調查員看著病房裏插滿管子的陸子強,不禁自言自語的感慨道。

喜子冷哼一聲道:“不會?就是重來十次,這個傻X都會去拆那個炸彈,而且不帶含糊的。”

他太了解陸子強了,這個家夥天生愛冒險,做事軸的很,屬於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那種。

兩人抬頭看了一眼躺在病床上、身上被插著各種管子的陸子強,心裏不免有些難過。

眼鏡調查員把手裏的一束鮮花遞給喜子,說:“我代表我們在伊拉克分公司,當然也包括我個人,祝陸總早日康複。”

喜子點點頭,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有心了。螞蟻,把花接過來。”

螞蟻上前把一束開的正豔的康乃馨接了過來,道了聲謝謝。

在那天晚上遇襲之後,喜子沒有失去理智,他一麵把陸子強送到醫院,另一麵在伊拉克軍警的幫助下,還是將眼鏡特派員包括他手提包裏的資料送到了目的地,使命必達、恪守承諾是鐵盾的宗旨。

這一點,喜子自然是要盡力去維護。

陸子強被送往了巴士拉附近的魯茲哈醫院。這家醫院在當地算得上數一數二,不過在國內最多也就是三四線城市的三甲醫院水平。連續數天,陸子強躺在病床上依舊昏迷不醒,醫生說他的病情很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