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很多人會告訴你,懶代表了舒服和閑適。把生活節奏放慢,安心地做每一件事,想做的時候做,不想做的時候在沙發上懶一懶,不逼迫自己,不給自己壓力,事情總會解決,著急有什麼用呢?沒煩惱,很開心,這就是懶人的哲學。
這是真的嗎?
小胡的口頭禪就是:“哎,我真是太懶了!”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帶點故意的愧疚,還帶著一點得意。他一點也不覺得懶有問題、懶會帶來麻煩,相反,他為自己的懶惰得意,認為這是一種包含了大智慧的人生態度。懶,能讓自己不累;懶,自然有人會把事情解決;懶,就是得過且過,什麼事都能過去。
小胡一懶,他身邊的人遭了殃。
問題的根源也許是他的爸爸媽媽。小胡算是一個比較聰明的孩子,為了他能專心學習,他的爸爸媽媽包辦了所有家務,小胡從小到大甚至沒洗過一雙襪子。就連上了大學,也是把髒衣服攢起來,每周末背回家交給媽媽。
小胡的女朋友幾乎是個全職保姆,要照顧他的飲食起居,每天中午還要發短信提醒他吃午飯。
小胡的朋友不得不經常幫小胡做各種事,從公事到私事。
小胡的同事更頭疼,他們經常被小胡拖了進度,隻好承擔額外的工作。
就連小胡的上司也不能幸免,有時候十萬火急地問小胡:“那個報表做完了嗎?”小胡一拍腦袋:“哎呀!忘了!我馬上做!”
小胡人不壞,脾氣好,怎麼罵都不生氣,對人大方,腦子聰明,有很多優點。但在他身邊的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免費保姆,誰也拿這個大男孩沒辦法……
你身邊有沒有特別需要照顧的人?他們身上有很多優點,有些人非常聰明,有些人有藝術天賦,有些人善解人意,有些人天真可愛,和他們相處,你會下意識地遷就,下意識地照顧,當他們懶得去做某些事時,你義不容辭地幫忙。漸漸地,幫忙變成了你的責任,情分變成了本分,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著,你卻越來越覺得不對勁——為什麼你就像他們的保姆,還沒有任何工錢?
世界上就是有這樣的人,他們並不是沒有能力,更不是缺少時間,他們隻是懶得自己動手,恨不得把一切費時間費精力的事都交給別人去打理。有些人是無意的,他們隻是怕麻煩;有些人是故意的,他們就是要占人便宜。而那些耳根軟、性格溫和、不好意思得罪人的人,就是他們的目標。
友誼應該是平等的、相互的,單方麵地付出總會讓人覺得疲憊,疲憊可能變為抱怨,抱怨可能變為憤恨。想要享受友情,最後得到一份憤恨,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擦亮眼睛。何況,就算你不介意順手幫幾個忙,當幾個小時保姆,對他們本人就有好處嗎?放縱他們的依賴,培養他們的惰性,你不是在幫忙,你是在害人!
而且,和懶惰的人在一起,你也可能因為覺得“不公平”而開始拖延,開始推脫,開始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想變成大懶蛋,還是盡量和勤快的人在一起,他們的高效率會讓你檢討自己的懈怠,讓你也留意自己的時間安排,注重提高效率,開始“閑不下來”。還是那句話,選擇朋友,就是選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