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管事去了趟大廟,卻看見李白從西廂房出來。這小屁孩哪兒瘋去了?天黑才知道回來,還等著吃飯呢!
裝模作樣到東廂房摸索陣子,背出個鼓囊囊的背包。叫上李白一起搬家,住大院去。
管事陪李正在度假村院子裏轉了轉。房子可真不少,後麵馬棚、車棚、作坊都有,還有一個後花園。正房兩旁各有角門通向兩邊小院。真是大啊!怕不有十幾畝吧!
管事介紹:“王爺!這是李家灣最大宅院,原來的員外一家沒人了。大將軍做荊州大總管時,征戰江南,看這裏不錯,就擴大些,安置傷殘老兵,叫我在這裏看著。這裏是你的臥房,這是書房。這外間就住丫鬟,有事就叫她們。這裏住那李白,也要有人伺候。這裏是廚房......”
“怎麼這麼多人?她們在幹什麼?”李正很疑惑。
“王爺!她們都有家室,隻是在大將軍在家時才來幫忙。平時隻是隔三差五的打掃打掃。如今王爺你在,她們當然得來伺候。”
太奢侈了!一個人竟然要這麼多人伺候。
“叫她們收拾完回去吧!用不了這許多人,都不容易,家裏孩子還等著她們回去做飯呢!我吃過苦。這麼多人伺候,我會心裏不安的。”
“王爺真是好人呐!體諒下人。在下等會讓她們回去。這兩個丫頭就留下伺候吧!月兒!柳兒!過來見過王爺!”
正是中午磨墨的兩個丫頭,快步過來,盈盈下拜。“見過王爺!”
“起來!起來!哪個是月兒?”
“奴婢叫月兒。”稍高些的回答。
“那你就是柳兒了?”
“王爺!奴婢是柳兒!”小些的回答。看模樣十五六歲。
“會做飯嗎?家裏還有什麼人?”
李管事答道:“小郎君中午沒吃飽,廚房有菜蔬和米麵油鹽。想吃什麼,叫月兒做。月兒是在下外甥女,母親早逝,他父親隨大將軍出征戰死了。一直由在下撫養。柳兒是我一位袍澤之遺孤,和月兒同住,親如姐妹。平時在下全家都是她們做飯的。一般飯菜還是能辦下的。”又對月兒說:“以後就由你二人服侍王爺起居。”
“現在還不是王爺,這認親的事還得皇上認可。以後管事還是叫小郎君吧!至於月兒柳兒,就叫少爺吧!”
見管事正跟月兒嘀嘀咕咕。“月兒柳兒聽話,你伺候好王爺,如果...那你就麻雀變鳳凰了!”說得月兒柳兒麵紅耳赤。
管事轉過頭來又連連答應:“是!是!小郎君!”
月兒、柳兒連忙重新見禮:“見過少爺!月兒(柳兒)有禮了!”
“好!好!咱們做飯吧!”
根據材料,在李正指導下,晚飯熟了。大米飯不太白,還很糙。有筍幹燜臘肉,黑梅幹菜燜雞,幹鹹魚,還有蘿卜炒肉,白菜煮豆腐。菜不再是一鍋燴,雞是用僅有的一口鐵鍋炒好,再放進砂罐煮製出來;臘肉是瓦罐煮熟再炒的。兩個女孩在努力分辨著先炒後煮,和先煮後炒的區別。也難怪!炒菜要到宋朝才發明出來。
菜肴味道比中午好多了。李白毫不客氣的坐那敲著碗,等著上菜。李正不顧月兒姐妹反對,堅持要她們一同坐下吃飯,二人拗不過隻好從命。“這樣才對嗎!有家的感覺。”大放厥詞。沒注意話語的歧義,令二人羞得低下腦袋。自己開心的吃了兩碗才罷手。
趕開月兒姐妹的伺候,李正兄弟照例到井台衝涼洗浴後,各自安歇。小屁孩非要跟李正睡,說是害怕。隻好依他。問李白多大了,他竟然不知道!李正耐心教他,以後就說十一歲,這關係著能不能吃飯的問題,這下李白記住了,看來還是餓怕了。
鋪蓋比昨夜軟和多了。有雕花大牙床、錦繡絲綢大被,還有美貌丫鬟伺候,腐敗啊!還有巨型蠟燭,垂地的帷幔,彌漫的熏香,奢侈啊!
咦!熏香!什麼味?坐起看了看案子上的香爐,柱狀的大香有拇指粗細。嗯!這個可以考慮考慮、是否衍生出蚊香等產品。
把小屁孩朝裏挪挪蓋好,愣是沒醒。不禁想起小時候的小浩,有多少次這樣抱他上床睡覺。睡覺吧!可李正睡得著嗎!這反差也太大了。短短時間經曆千年落差,進入陌生時代。這可不比在陌生環境為公司拓展業務,在這裏說錯一句話就會掉腦袋。另一個時空裏,餘儷這會兒該知道自己哥倆消失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