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一章 開學典禮(1 / 3)

第二十一章 開學典禮

公元633年,大唐貞觀七年正月十八,申州南湖書院正式如期開始接收新生報名。

大門上打出紅綢橫幅,“歡迎南湖書院第一期學生報到入學!”院內三個登記處同時進行新生登記。

各地掌櫃管家陪送自己選派的子弟學員入學。拿著年前書院開出給各家族的憑證,核對人數,再登記學員個人信息,發放一個銅質帶編號的身份銘牌,由三年級學生領路送進宿舍,送學員的管家掌櫃交納在學校財務處交納或存放一筆銅錢作為學生生活費;接待處人員還向所有學員介紹沿河別墅,也有些學生心動不已,但大多數被管家掌櫃否決。也有十來個學生住進別墅小院,那是家族旁房子弟,或權貴外室。掌櫃管家可以跟隨著接待員從食堂到宿舍再到廁所操場教室全程參觀,中午再陪同在學校夥房就餐一頓,就可以離開了。以後再來學校,就沒那麼容易了。

新學員登記表是最新印刷的。年前燒盆店掌櫃老郭來申州送製糖溜子,除了給些大訂單外,還從李正郡王爺那裏領到一個艱巨合作任務,就是燒製硬泥字模,而李正僅僅隻是給了一本正楷字帖和一本製作技術圖冊。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說,金錢的一切動力的源泉!經多次反複試製,終於在正月初九,老郭親自送來兩大牛車十幾個箱子。看來,老郭的年沒有好好過啊!初十下午,李正從李家灣回來,老羅立即稟報,李正高興的到後院驗貨。老郭忐忑的說,這是按王爺要求製作的三套字模,每套三千字,其中重複的常用字有一千二百個,合計一萬字,隻多不少,共計三千三百多斤。

看著小指粗細,三四厘米長的陶製字模,李正心裏哇哢哢的樂著很爽快地叫老羅支付剩餘的三百貫銅錢。並要老郭繼續燒製更小些的字號。

在正月十二開始,新的印刷作坊秘密開業了。在木框內排列字模和標點,排版完成後用木楔固定,端到另一個同樣大小的裝著融化鬆香的鐵槽裏,趁熱拍平印刷麵,空白陶模被敲擊得更低,待冷卻後,就可以刷上油墨,開始拓印了。李正親自指點第一版,效果不錯。後麵的事,就不是他親自操心的了。

印刷成功了,造紙作坊也被李正放在心裏第一位置。

正月十九,封閉校門,組織對新生們進行入學測試。

以李瑜李儉張新郭細君為主,李白李興柳三郎胡保純以及強烈想出風頭的李瑋大牛兄弟等全部三年級十七名學生輔佐,在六間教室裏對所有378名新生和進行入學水平測試。年前入學的一二年級一百多名學生也同時參加考試。

新鮮出爐的試卷發放到每個人手中。早上李正看到手上這些學生的名單時,不僅哈哈大笑起來,裴行儉、薛仁貴、李敬玄這樣的小夥子來了不說,連馬周這樣三十歲左右的壯漢也來湊熱鬧。李正給那些掌櫃管家們多出的三十個名額就是要求尋訪一些後來的名人,其中就有薛仁貴李敬玄這樣的後世名臣,還有馬周這樣鬱鬱不得誌的沒有發跡的小人物。馬周正在長安客棧困頓,落魄潦倒,被長安李觀派人訪出,禮請到申州。哈哈!這可是後來的宰相啊!

除了馬周裴行儉這樣後來的大唐牛人,還有許多權貴的子弟也來捧場,都是沒希望執掌家族輪舵的庶出子弟。五姓七望的就來了不少,新晉草根出身的權貴也派出許多學徒來,像秦瓊家、張公瑾家、程咬金家、蕭瑀家... ...差不多後來的24功臣家都有人來。也難怪,誰家沒有產業,有產業就有掌櫃來交易,就會派出學生來呀!想出這一點,李正也是自我解嘲一笑。

此時,馬周卻對著卷子笑不出來,大多數人對著卷子愁眉苦臉。

卷子書寫方式是橫排不說,題目也是出乎眾人意料。首行當然是姓名,銘牌字號,這個都能寫上;第二行是白話:你覺得自己能認識並熟練掌握大約多少字?在合適的方框裏打鉤。下麵是四個方框,不認識、0-500、500-1000、1000-200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