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南山書院
早在正月初八第一次朝會的午後,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幾乎同時張貼的印刷版的告示,無疑給新年底下的人們增添了話資。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新晉義陽王的告示,各家各戶來客或走親戚都會對寧王的告示談論評價一番。
告示上說:義陽王奉旨建立南山書院。南山書院是南湖書院的擴展,以培養各類高級工匠為宗旨。校訓是“經世致用,親躬力行,實事求是,開拓創新“。
校院麵向全天下重金聘請各行業教職工匠,不分國籍地域、民族、出身,但求行業翹楚。義陽王不定期公布一些研究題目,有能力達到要求者就能被義陽王聘用,義陽王願意為無自由身份的困難者贖身。
南山書院為股份製學校,建校及後續研究所建設、工廠建設共需資金總額一千萬貫,共計一千萬股。王爺投資為五百萬零一貫,另外麵向全大唐征集其餘資金,歡迎各方朋友踴躍投資。可以對總工程投資,也可對具體項目投資。投資者對南山書院擁有相應股份,成立股東代表董事會,參與書院管理。
南山書院所有產品及成果公開出售,按季對外公布經營報告。年底同時視盈利情況為股東分紅。
南山書院近期招聘建校工人,木工、鐵匠、醫者、磚瓦匠、泥水工、燒炭工、銅匠、漆匠、廚娘、浣娘、馱夫、力工等等。凡有意者,請關注官府近期告示。
另外,南山書院近期預招學生,有意入學者者,敬請關注南山書院近期通告。
南山書院資金籌集暨股份認購地點:義陽王府大門東側角門賬房;福祥商號總店;長安縣和萬年縣衙均有接待處。
後綴日期,大唐貞觀八年正月初八。
另一張告示則是關於建立牛首山鋼鐵廠的通告,同樣是募集資金,目標兩千萬股,朝廷持有一千萬零一股,其餘全部賣出。鋼鐵廠一期工程建高爐三座,中型爐四座,工期一年。為了支援書院建設,滿足書院需要,先期舉行會戰方式,集中力量用最快速度出鋼。歡迎有識之士投資合作。雲雲。
義陽王府的告示旁邊,還有一張告示和一張圖,圖是彩色畫圖,畫的是磅礴大氣的書院外觀,依山傍水的很是惹眼,也叫人讚歎。告示說書院的預期工期分三個階段,一期是從二月二開工,一個月結束的土建工程。二期工程還有三期、四期,中秋節前後完成。需要用工人數每期若幹,需要哪些物資和工種、資金,都很明白。
但這不是給普通人看的,他們看不懂,更多的人根本不識字。
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前,李正除了必要的應酬在公開場合露了幾回臉外,就一直窩在某個角落裏。不過,隨著事情的繼續醞釀,發酵,口耳相傳之間,連最低層的百姓也知道了義陽王要來長安開辦書院,就是那個製出犁子和白糖的王爺,要在長安南北建一個申州那樣的書院,據說王爺的教出徒弟不準做官,要為百姓做實用的日常用具,方便黎民百姓。
更有知情者一副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的樣子,神秘的透露,王爺在山上學藝,乘風雷歸來。在義陽,建幾十丈高的水車,一晝夜澆地千畝,普通百姓一頭毛驢就能把水從深井裏汲水上來,申州百姓都是富得流油。王爺為申州百姓修橋,說是畫好一幅畫,在河邊一掛,過幾天再去看,那橋就成了。
... ...
正月二十,天氣轉暖,新婚三天的李正帶了百幾十個人拉著裝備,出了明德門,直奔南麵山中。
不能耽誤了。已經有一個半月不務正業,李正感到羞愧。這幾天終於把九位女人擺平,盡管經過蟲洞淬煉身體強健遠超常人,但連續的春風雲雨幾度也叫人吃不消啊!不行!得找人修練功夫,孫思邈那老道怎麼還不來?他一定有辦法的!
幾個女人的稱謂已經搞定,三個高級王後就叫蕭王後、裴王後、崔王後,以蕭王後為正宮,其餘六妃一律稱崔王妃、王王妃、盧王妃、李王妃、鄭王妃,柳兒姓陳,稱陳王妃,所有不分大小排名。三宮六妃哥也齊全了,還有嬪妃柳兒以及一群後宮候補者還在望眼欲穿,等候王爺臨幸。李正嘎嘎地賤笑!為眾女製定家法規矩,其中細則不足外人道也。
不得不提一下,在九位老婆中,除了月兒,還有一個老熟人,太原王家送來的竟然是王穎,就是申州拍賣時那個買打火機的王影。
作為陪嫁,除了家家帶來一班花紅柳翠的丫鬟外,這些王後王妃每家還帶來八個妹妹侄女,還一個比一個漂亮。所有王妃所帶媵侍丫鬟上百人,這是李正消受不了的。一律送進新辦的王府學校讀書。笑話,每天應付一堆女人,還幹活不?自己的偉業宏圖怎麼辦?合法的三宮六院齊備就行了,再搞個108妃會形容槁枯、精盡人亡滴!——
李正年後是不能回申州了。這是李世民明白告訴他的,說是為了工期,也是為了照顧那些北方世家商號的請求,他們被翻山越嶺長途販運貨物搞得頭痛不已。
隨後的幾天裏,不斷有車隊經過明德門往南出發,還有大批盔甲鮮明的官軍護送。好事者不斷透露消息說,王家和崔家的車隊最多,再就是祥和商號的車隊了,那些王公大臣也有車隊前往。他們各自車隊都插有旗幟,很好認的。
以李世民提供的合適校址,李正勘察幾天,終於選中了一處合適校址。
地址選在長安正南的子午關旁,靠近豐水河的山穀口外,那裏是長安縣和鄠縣的交接處。地勢高,視界寬闊,這裏還是西周都城朝歌故址,耕地很少。有河水相伴,滿足李正教學、科研、工廠要求。
校名被李世民選定,“南山書院”。很搞!不是麼?一個南湖!一個南山!不知皇上是怎麼想到的?
在皇上和朝廷的計劃裏,沒有這筆建校支出,他們認識到南湖的能力和影響,理所當然地認為,南山書院就是南湖書院的複製!一切都應該是李孝正王爺的私人行為,朝廷同樣不幹涉書院的運作。朝廷能給予的支持就是劃出免費地皮,李世民大方地把鄠縣劃歸書院直屬,成了李正的私人地盤。朝廷還負責為書院建設召集人工,當然,還是李孝正王爺想辦法籌建校資金和工錢。鬱悶地李孝正王爺所能爭取的隻是更大些的地皮,僅僅還有官府免費幫助發布一些通告什麼的。
正月二十四的大朝會上,關於南山書院規劃批準了,李世民當著百官的麵,宣布朝廷的決定,並為了大唐的體麵,李正的規劃被擴大了至少兩倍,就是說,新南山書院的麵積是國子監和太學麵積加起來的十倍。至於書院所屬工廠用地,可以無限製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