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一章 書院開學(1 / 3)

第六十一章 書院開學

第一次見到駱賓王時,李正就覺得他長得太有喜感了。十三四歲的樣子,除了眼睛小一些,每樣都很端正,但&其它四官湊在一起卻有意想不到的幽默感,比電視上那個梁天還逗人。李正看他風塵仆仆地,沒有說什麼,見麵磕完頭拜完師,小駱代表全家感謝唐王免除他的學費,就下去安置去了。

小駱的父親並不看好申州書院,這個傳統的經學出身儒士從心底看不起那些賤業,自己兒子可是有著神童大名,覺得兒子日後是要出仕的,為什麼要和一堆賤民打交道呢?再說了,還要五萬貫的學費?不要錢,還要考慮考慮呢!至於太原王家的讚助提議,他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後來申州奇跡震動全國,他心裏也隻是動搖猶豫一下。年後,申州小仙師升為唐王,這個消息就不一般了。朝堂商隊事他也耳有所聞,唐王啊!聽說儀仗規格比太子還高呢!賤業能強國富民他也懂,但如此被朝廷褒賞,背後含義就值得商榷了。年後申州外派小小弟子凱旋回朝,各個升官,天下誰不眼熱?恰好,此時唐王親自伸出橄欖枝,還免除學費,正好順水推舟,騎驢下坡,把放蕩不羈的半大小子送去進學。

李正可不知道小駱父子想法,見小駱收拾一番,立即來侍立身後,很滿意,對旁邊的一班弟子護衛講了個笑話:“從前啊!有個小夥子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端詳一會他的麵相,說:‘小夥子,你是活不到娶親那一天了。”小夥子問大驚:“難道我活不到二十歲嗎?”先生回答說:“不是!你很長壽!”

就有學生很沒品地低笑!護衛們摸不著頭緒,偷偷問:“:笑什麼?哪裏好笑?”

李正很高興,今天的笑點很高嗎?不像那天,說了個笑話,一個人明白也沒有,掃興!對於弟子和護衛們來說,王爺說笑話是心情愉快地象征。隻是有時王爺說的沒什麼好笑啊!小駱搞不懂大家在說笑的狀況,很茫然,難道說王爺就這麼隨隨便便嗎?王子建捅了他一下,提示:“還不把這條笑話記下?”

他當然不知道,李九幾人來長安又記錄了一大疊這樣的東西了:有時是笑話,有時是杜撰的某個人的趣事軼事,誰也不知道那個人是誰;也有時說起某件事,要到時候提醒一下。那時才是真正的秘書正事。

早在三月,長安就風傳一個消息,唐王爺南山書院要到國子監和太學招生。同時招收什麼保安隊?

怎麼可能?王爺要招的是高級工匠,國子監和太學是天子門生,將來是要做官的,難道放著官身不做,去當個工匠?

切!那是什麼年代的事了?如今唐王爺說了,就是要重現魯班祖師爺的手藝,更要發揚光大。皇上也說了,隻要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為大唐百姓作出突出貢獻者,封侯晉爵也毫不吝嗇。

上次唐王爺的集資款,不到三天,就被朝中那些家族包圓了,哪還有你我的份?我拚湊了三十貫,準備買上三十股,到了唐王府,人家賬房說兩天前就集資足額了。還悄悄對我說,不要著急,以後還會有這樣的機會的。還說,要是介紹來一個手藝好的工匠來,就有優厚酬勞相贈。我認識誰呀我?你常在外麵跑,有沒有認識的?介紹過來,王爺不會虧待你的!

聽說啊!王爺這次招的學生,免收學費,上午授業,下午搞什麼實習。唐王招生告示一出來,報名的人每天成隊啊!據說,高麗、倭國、波斯,還有,吐蕃和突厥都有人來報名。王爺啊!可不能把手藝教授給那些異族呀!將來後患無窮啊!

聽說那個保安隊啊!比禦林軍強多了!去年去鬆洲前線一個保安小隊,就是申州南湖書院的護院隊,不到100人,把吐蕃狗打得屁滾尿流,保安隊沒有一人受傷呢!

那是!聽說保安隊每人每天至少吃一斤肉,每天就是跑跑跳跳的,在書院四周轉轉巡哨,抓個什麼壞人?壞人有那麼多嗎?不是還有禦林軍在守衛著嗎?聽說隊員還有軍餉,平時每月三貫錢,出差打仗還另有五貫補貼呐!這次要招一千人,我得告訴鄉下外甥,早點報名,那保安隊員比縣官可舒服多了。

王爺心意豈是你我能揣度的,不是還有個選擇錄取嗎?還要考試,豈能讓亂七八糟的人混進來。

... ...

到了五月初八,李正從南山書院回到唐王府。劉誠把李氏家族福和號福祥號總掌櫃李觀和縣衙裏送來的報名名單送過來。當然是初步篩選過的,還是有三千餘人,家族子弟或家生子占七成,貧民或匠人子弟出身兩成多,像後來的房家長子房遺愛、後世宰相李嶠、造反的李績兒子徐敬業等人都被一網打盡;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天子門生國子監太學學生十二人、外國人三十一人、和尚道士十五人、青樓花魁兩人。還有四位王公子弟,是淮安郡王李神通的兩個小兒子,河間郡公李孝友、清河郡公李孝節,他們屬於鄭孝王李亮那一支;還有李孝恭的兒子譙國公李崇義;李孝恭七弟濟南郡王李哲的兒子順陽公李瑋的兄弟李瑗。能允許兒子進入書院,看來李孝恭是確確實實地放棄朝堂了。這些本家子弟中,李孝友李瑋李瑗兄弟叫李正王兄,李崇義、加上李瑜李儉叫李正王叔。就有七八位家族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