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電燈的苦惱
眼看學校走上正規,李正去了牛首山鋼鐵廠視察。盡管李正要求低調出行,魏征和一班幕僚還是搞出個六百人餘的隊伍。王爺安全、皇家威儀什麼的講了一堆,把李正頭都說大了。李正這才明白,還是把這個引經據典能把人說暈的諫臣直臣配給自己,就是給自己鬧心的!
牛首山那裏已經出鋼,還是地條鋼,從申州調來三分之一的師傅,建設速度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早期還是人海會戰,基建土方工程不到一個月完成,高爐需要材料同時蓄積滿足,建高爐是技術活兒,四座高爐得到秋後才能投產。恰好此時申州人馬到來。照葫蘆畫瓢,增增減減搭建起來三座小高爐,試運行後,立即正常投產,秦嶺山係、呂梁山脈、太行山脈裏的礦石距離較近,那邊運來,立即粉碎,按比例混合投放,就那麼任性地在三十三天後出鋼了。
所謂地條鋼,有兩個概念。一個是行業內部對小鋼鐵企業采用模鑄工藝生產、長度一米二左右的條形鋼坯的形象化俗稱。另一個是指“以廢鋼鐵為原料、經爐熔化、不能有效地進行成分和質量控製生產的鋼及以其為原料軋製的鋼材。”
澆築鋼錠模具這一環節,直接用砂模開挖個不那麼規則的形狀的小槽子,鋼水直接倒進去,冷卻後挖出鋼坯來,就是地條鋼鋼錠。它肯定雜質剔除不嚴格,含硫多,但在大型鍛壓機下反複揉搓後雜質迸發出去,地條鋼被再次重新加熱經熱軋擠壓成鋼筋,鋼筋冷卻後被立即拉往工地,不光南山書院要用,整個北方都不想再從申州跋山涉水運來北方。訂單雪片樣飛來,世家商家還願意在更深入層次和唐王爺合作。鋼鐵是朝廷嚴控物資,不是誰都能插手的,這些人隻能搭王爺順風車,盡量給王爺提供幫助,以求擴大鋼鐵廠產能,滿足需要。
暗紅的鋼錠被鍋駝機帶動的立即輥床轉到附近工廠,在鍋駝機帶動鍛壓機巨錘下和麵一樣軋成需要的形狀。製成成品。前方工地急需的鋼鍁,撬杠、钁頭等等,還有無數齒輪,吊滑輪、車軸、輪轂、鋼板等等,都在等著用。基建沒有完成,科研用的許多東西還得從申州運來。李正就是來看看能不能早日北方產能自給,見到這裏發展速度也是盡力了,知道胖子不是一口吃起來的,急不得的!給煉鋼廠提出一些指導意見後,李正索然回到書院。
豐水河大壩的水輪發電機安裝上了,那個改進型的漆包線李正就不放心,燈泡問題又增加李正心頭重病。鎢砂提純到了瓶頸地方,溫度啊溫度!3000多度隻有燒結電爐冶煉了。鎢砂在收進李振棠空間前被粗洗過,現在又被靈壽師徒用酸堿折騰成碎末末,把它變成鎢絲,難度很大,李正隻好連續‘閉關修煉’,想在李浩硬盤和李振棠空間資料裏找到答案。
電磁中頻感應爐李正暫時是搞不來的!變壓器還是有成熟理論,圖紙也能搞到,這是個好消息!人家義烏老太太都能完成的作業,咱一班老爺們再困難也得仿造出來吧!至於稀土半導體元器件,什麼二極管三極管,這個也可以有也!
來京城後,李正又進行了一次空間遠程探險。主要想找出李振棠之前的戒指主人,實際想找自己和李振棠以外的空間,尋找更多的空間功能。然而,跑馬到自己或者李振棠空間接近外沿的地方,是森林樣的灰蒙蒙的混沌陰影,馬根本不敢接近,隻得無功而返。李正覺得一定是哪裏出了問題,一時又不明白。
李振棠空間物資倉庫裏就有大量燈泡,直流燈泡居多,大小都有,是各種車輛備用品。
交流燈泡也有,數量很少。李正相信不久就會研製出交流燈泡,就咬牙拿出來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