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長安風雲 第六十九章 《師說》對《三國》(1 / 3)

第六十九章 《師說》對《三國》

新鮮出爐的衝虛道長離開宗聖宮,參觀了靈應觀、太乙池,應衝陽道長所請,留下墨寶:“洞天福地”顏體濃墨。

回到書院開始每天的功課。學校的事校務交給魏征褚遂良負責,教學交給李瑜張新安排,為了自己性福大計,早起對著東方擺姿勢,呼氣吸氣,練得不亦樂乎。或靜坐練習吐納導引、或伸展身體,擺出虎,鹿,熊,猿,鶴姿勢,每次練完神清氣爽,自己覺得很有效果。

這天中午,長樂公主、清河公主、南平公主帶著一班王子來到書院,直接進了白宮。慌得蕭玉萍等人一麵招待,一麵叫人去喊王爺。

李正走不開,叫李瑜找李承乾回去侍候,同時叫李恪也去白宮。有太子在,一班小猴子還能翻天?

收拾完實驗室工作,李正回到白宮。喝!一班十幾個小子正在家裏踢騰。小胖子李泰(小子還是越王,兩年後被改封魏王)、楚王李寬、蜀王李愔、小屁孩李惲、梁王李貞、漢王李元昌、韓王李元嘉、荊王李元景、鄭王李元懿 ... ...全是李淵和李世民的兒子,加上太子李承乾、吳王李恪、盧國公李瑜,一班十幾歲的小夥子精力旺盛,正打打鬧鬧。

李承乾為王叔一一介紹,李正一陣感歎啊!老李淵的二十多個兒子死的死,小的小,就剩這些啦!家裏恐怕還有吃奶的小家夥吧!這個造反的李元昌來了,是個名人,還有兩個名人陪襯沒來。名人是王勃,陪襯是滕王李元嬰,李淵最小的兒子,就是那個南昌滕王閣的建造者。那小子該有三歲吧,還在家吃奶呢!

中午好吃好喝侍候,冰鎮果汁、西紅柿可勁造,就等一班娃娃興致下去,午後回城。

十一歲的李泰說話:“王叔,我要和長樂姐姐那樣,要寫書,要印傳天下!”

長樂也火上澆油,“就是!就是!整天待在宮裏實在無聊!”清河和南平雞叨米般也是點頭。

“你們有什麼想法?”李正問李元昌和幾他的幾個兄弟,他和自己同輩,年齡最大,十七歲,正是叛逆期問題少年。也是李正最擔心的危險分子。作為李世民兄弟,如果沒有合適工作,做個純粹紈絝子弟,將來領地收入不能滿足欲望,心裏未免不平衡,造反殺頭是必然選擇。

“我們要找王兄討個賺錢法子!”李元昌代表眾兄弟回答。

“那太簡單了!你去工地幹活就有工錢,當天結算!”李正調侃道。

李元昌漲紅了臉,火氣直冒。有忍著氣說:“元昌想討個清閑的賺錢方法。出苦力不是丟皇家臉麵麼?”

李正觀察發現他脾氣火爆,但為了目的也能委曲求全,隱忍不發。“王弟,為兄和你開玩笑呢!哪能叫王族子弟和奴隸廝混呐!賺錢法子很多,你王兄我是顧不過來,恨不得每個人分為幾個人用。你看,瑜兒、儉兒還有恪兒都有了成就,已經在各自領域得到民眾認可。就連太子,從書院開建至今,也在書院忙前忙後,成績有目共睹。這樣,你來書院幫忙,先和他們一起學習新式課程,這些東西將來會代替國子監那一套的,等學習一年二年,看你興趣所在再給你找一個愛幹的工作,金銀錢財那還不是流水般往大門裏淌?你看怎麼樣?”

和這樣的叛逆青年說話,得仔細考慮,搞不好就弄出個敵人來。

李元昌皺著眉頭,想了又想,還是點頭答應。李恪14歲、李瑜16歲、李儉15歲,長樂寫兩本書了才13歲,他十七歲了,一事無成,由不得不答應。“我要求這幾個兄弟單獨在一起,不和那些平民子弟同班。”他怕和一些下等學生在一起,掉份兒!又怕學校紀律約束嚴格,(那是出了名的嚴格),害怕成績差了臉麵上難看,(自己本就沒讀幾本書)。

李正考慮一下,答應了。但說:“可以!但是,提醒一句,將來在世上做事,也隻是獨來獨往,不和平民打交道嗎?所以,為避免浪費教學資源,我搞一個特別班級,把你們和那十幾個國公郡王子弟編在一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