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十六,書院正式開學,李正於十六午後暖和時攜妻帶子返回書院。
第二天,李正參加新生入學典禮並發言,鼓勵新生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和父母家人。至於新生名單,他已無暇細看,即使裏麵有某位後來的神級人物,也引不起他的關注了。
同一天,李儉來報告說試驗過程中發現一個奇怪現象,按照李正指示,交流電使用一年來,突然發現磁流線圈中間的鐵棒出現變軟現象,繼續通電,鐵棒竟然完全融化了。
李儉的報告說,把一根金屬圓柱體放在有電流的磁電感應圈裏,金屬圓柱體沒有與感應線圈直接接觸,通電線圈本身溫度已很低,可是圓柱體表麵被加熱到發紅,甚至熔化,而且這種發紅和熔化的速度隻要調節頻率大小和電流的強弱就能實現。如果圓柱體放在線圈中心,那麼圓柱體周邊的溫度是一樣的,圓柱體加熱和熔化也沒有產生刺鼻氣體、人也不用戴墨鏡靠近。
李正心中暗歎一聲:終於開竅了。詳細為他講解什麼是中頻,中頻感應原理,中頻感應爐的意義。又強調說變壓器在其中的關鍵的作用,控製器的設計和製作。進而講到不鏽鋼、合金鋼的冶煉。末了拿出一本發黃的印刷版的不太厚的書籍,名字就是《中頻感應爐》。這類書,李正不是多喜歡看的,也不想理解,既然李儉愛看,那就交給你罷!哪知道王叔心思的李儉一見還有理論性的書籍,樂得屁顛屁顛地捧著書走了。
十八,張新來了,現在他已不用再守在灞橋工程指揮部了,那裏有幾名助手接手看著。他從年後就鑽進實驗室,搞他的新任務,大號‘孔明燈’設計,他的熱氣球設計好了,計算鋼材時發現熱空氣產生的升力不足以載重,原因是使用的鋼材太重。李正拿過他的設計圖,附注說明上光固定螺絲就四百多斤。李正一陣鬱悶。
伸手寫下一串字來:“你馬上回去準備一下這些材料,有大用!”
李正寫道有:有堿矽酸鹽、鉀長石、纖維素、鈦酸鉀、金紅石、澱粉,大理石、白雲石、菱苦土、氟石、矽砂、長石、白泥、白土、雲母、鈦白粉、金紅石、木粉、樹脂等等,他要搞電焊條嗎?
電焊機早已運用在多個工地,造船、建橋等等,不過那用的是空間裏的東西,李正不想大唐沒有自己專利,假如自己離開大唐,從空間探索看,還真有這個可能!假如自己離開後,大唐還有電焊機嗎?光靠外援是搞不成大工業的,還必須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本土電焊機出世時機已經成熟,很多地方迫切需要使用,傳統的螺栓固定並不是哪裏都適用的。焊機好製作,關鍵是焊條藥皮!配方也有,隻是有些藥品還真不容易找全。
焊機焊條還沒有頭緒,那邊孫思邈又在大叫。他端著兩個小玻璃盒子直接衝進李正實驗室,大叫大嚷:真的有效耶!
大冬天裏,他在溫室裏用李正提供的大堆甜瓜切開靜置,終於發現幾簇青黑色的綠毛,小心移植到玉米瓊脂培養皿裏後,和從傷口上取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放在一起觀察,五天後發現,涇渭分明的界限,黃色和青黑色的菌體完全不相交。
李正給他的建議如同熱火上澆了一桶冷水。那就是提純問題,怎樣把它運用於臨床?看著灰頭喪氣的老孫,李正心中有些高興。一代大神被我踩在腳下,很爽!還是給他一本書,指點一下嘛!
家裏的孩子一大幫,就有某個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飯,就需要額外的補充營養。首先,李正想到了牛奶。於是,住居在京城的頡利可汗被請到白宮。頡利一見到唐王,那是高興異常啊!自己住居在京城,享受郡王待遇,有時出門去族人開設的酒樓姬莊玩耍一下,族人也是感激不盡,直接免單。他的遊牧民族現在有了和漢人一樣的定居地,有耕地,有機械,還有漢人提供的種子。自己的孩子也進了和漢人孩子一樣學校讀書。不用拿起刀槍殺個你死我活,還能把自家的產品賣給漢人官府,像牛羊肉啦,多餘的糧食啦!家族已經賺得缽滿盆蕩的。漢人連齷蹉不堪的羊毛也要,真不知道他們用它幹什麼?至於自己以前打死打活想要的鹽巴、燒酒、茶葉,現在各個居民小城裏都有商號在賣,連草原上有的本族百姓也開有那樣的雜貨鋪。
頡利的態度叫李正很滿意。問:“最近又娶了幾個小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