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海外基業 第一百一十八章 遠方的銀山啊!(1 / 2)

李世民到達南山書院,在鋼鐵廠找到正在忙碌的唐王李正。李正身穿藍色棉布短款工作服,正從砂製模具中倒出澆鑄的機械部件。一見皇上帶著十幾個常委大臣到來,就放下工具,上前見禮。

喧寒一下,叫工人把冷卻的零件搬來打磨。李世民急得發火:“王弟,不要擺弄這些東西啦!朕找你想辦法如何解救旱災?”

李正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弟正在製器,稍等片刻,馬上就好。那裏別忘了加墊子!”

實驗班弟子手腳麻利地擰緊螺絲帽。又把這個奇形怪狀的臥狗一樣的東西固定在木製框架上。“走!抬到車上,拉到河邊去!”李正吩咐。

前些日子,魏征就報告說各地出現的旱情嚴重,需要書院想個對策。李正就著手開始設計個抽水機,是那種老式離心式抽水機。

校園外的河邊早已架設好一台柴油機,鐵製臥狗一到,立即抬下來,測比距離地上打樁固定,繃緊皮帶,一根難看的水桶粗細的黑色管子被套到臥狗的某個部位,三十幾個人開始站立一排從河裏傳遞二十多個水桶,給臥狗灌水。河水裏還有一人在擺弄什麼。李世民還在莫名其妙,上躥下跳呼喊指揮的李正大叫:“放氣!放氣!拉機子!拉機子!”

李正遠去北海道之際,魏征和唐王府主要人員給書院和府中製定一條規矩:唐王是王爺,親王!地位顯赫,整天搞得一身油汙,蓬頭垢麵像什麼樣子?大家要顧忌皇家顏麵,有些事情唐王隻要動動嘴就行了,哪能讓唐王事事親力親為呢!日後發現唐王身邊人沒有眼色,不主動承擔該幹的事者,重罰!

然而,李正一回來,這條規矩就逐漸消失了,今天皇上來臨,這才想起皇家威嚴來。

一班人放下水桶往柴油機跟前跑,十幾個人拉起準備好的長繩,一起飛奔。柴油機在繩索帶動下一次點火成功,機器轟鳴,連帶著,鐵製臥狗向上的大嘴裏猛地噴出人高的水柱來,躲避不及的李世民等人中,就有人成了落湯雞。李正哈哈大笑。

柴油機的啟動方式,原本是用搖把搖動啟動爪,帶動活塞壓縮空氣點火的,自從一個學生被搖把打斷手臂後,搞得眾人都害怕起來,就演變成拉動飛輪點火了,到了冬天,還要用火把在進氣門加熱。

河水順著修好的水渠流向遠方幹涸的田地,柴油機大家見過,眾人就對這個臥狗左看右看。淋水的是工部的一個侍郎,顧不上換衣服,直接給唐王跪了。“感謝唐王,賀喜唐王,此機器試驗成功,萬民之福啊!”眾弟子想起還應該有的禮節,也跪倒賀喜。

李正撇撇嘴說:“這是幹什麼?本王不喜歡這個你們不知道嗎?你去書院換身衣服吧!開個玩笑還賠一件衣服!哈哈!”

李世民笑哈哈道:“王弟大功,理當重賞!”抵近李正後說:“新羅女王同意端午前典禮啦!”

李正笑道:“那和皇上賞賜無關吧!”

三月十八晚六點,書院電報室傳來一道密電,說李前威指使海外商隊護衛隊占領倭國津山,要求倭國國王交出扣押的大唐技術人員,倭國林立的派係內部大亂。

李正連忙叫車,去皇宮!

後續的電報跟隨著送到唐王車駕。李正一看,才明白事情緣由。經唐王著重注釋的礦山——石見銀山被海外商隊格外關注,是第一首要順序必須占據的。石見銀山所在的島根一帶在第一次海外商隊到達倭國時就被商隊以重利買下,這裏離人口眾多的倭國皇宮所在地奈良不是太遠。後來商隊在這裏建立基地築城建寨,圈地開礦,礦山工人大都是捕捉的海盜、匪賊之類,偶爾有倭國人進入,也是有進無出變成礦工,有了這幾千工人,這個礦山被提前六七百年開采出來。

礦山采用中原沒有使用的新技術提煉銀子,首先將經過挑選的礦石(礁砂)放入爐中,在上麵覆蓋約一尺厚的木炭,待木炭燒完成,礦石成為礦石團(礁石團)。第二步是折疊燒製銀鉛合金,將鉛溶化後再將已經燒結的礦石團(礁石團)置入,利用鉛銀互熔且熔點、沸點的不同和元素活躍性的不同,通過鼓風通氣使爐內的溫度上升到將礦石團(礁石團)中的鉛熔融氧化下沉形成氧化鉛,然後降溫使之冷凝成得到粗製銀和可以進一步提純的銀鉛合金。第三步是折疊融鉛出銀,將銀鉛合金(粗製銀)放進熔爐中,不斷的鼓風通氣,將熔出的鉛完全汽化,餘下即為提純後的銀。

商隊所築新城平常吃的的蔬菜在城堡莊園四周就有種植,也有少量糧食種植,糧食來源大部分來自海上。護衛隊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夥食自然標準很高,夥房的大管事丁老六負責采買鮮活肉禽,經常出入寨堡出去采買,日子長了,就搭訕一個本地女子,也不知道家世如何,就發展到包養外宅起來,這一次竟然連續三日夜不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