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得到命令的張新淩晨就準備給氣囊充氣工具材料,長史魏征已經按照指示往汽艇上裝貨物呢!補充的軍糧是首選,武器彈藥是軍人的第二生命,要加快速度裝載;一些易損易耗品,當然要裝;還有唐王指定的木箱也要優先裝。等唐王李正趕到書院時已是半夜一點,貨物裝載得差不多了。
這個汽艇是仿製1900年德國的退役將軍菲迪南德·格拉夫·齊柏林製作的硬式飛艇。
1900年,齊柏林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硬式飛艇。它的最大特點是有一個硬質材料骨架,骨架是由一根腹部縱向大梁和24根肋骨及16個框架構成,並使用了大量縱向和橫向拉線,以增強結構強度。艇體構架外麵蒙上防水布製成的蒙皮。艇體內有17個氣囊,總容積達到1.2萬立方米,總浮力達13噸。比當時軟式飛艇大5至6倍。早期單氣囊汽艇在升空高壓區後,氫氣膨脹,有隨時爆炸危險,改進型新式多氣囊不僅解決這個問題,還能起到類似船上隔水艙的作用,所以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度。
張新拿到的就是這種硬式汽艇結構圖,修改其中參數,增改部分設計,唯恐天下不亂地搞出這種逆天大物件。汽艇總長220米,最大直徑34米,內部有22個大氣囊,總容積達18萬方,設計載重36噸。上部是氣囊部分,中間是儲物倉隔斷裏,麵有控製人員觀察檢測控製氣囊壓力;儲物倉下麵是人員倉,前端是唐王的貴賓室,後麵是士兵倉,士兵倉裏是密密麻麻的三層床鋪,滿員可乘三百人,根據貨物配比,可以調整裝在運送千人。所有人員不許使用明火,食物一律吃熟食或軍用幹糧。
下方動力室,使用四台柴油機作為動力,帶動四個巨大渦扇推進器。真正的環球飛艇提前一千多年問世了。
這次充氣用掉鋁粉一噸多,燒堿一噸多,無數充氣管道接在二十二個大管道上,給二十二個大氣囊充氣。李正很擔心,要是那個混合反應罐碰撞點兒火花,這裏就要放個氫彈了,整個書院全都完了!要不是著急,打死也不坐這種安全性極差的‘氫彈’飛行器。
859年正月初六,淩晨六時正,李正帶上褚遂良,攜一百名護衛,一百名書院弟子和保安,登上飛艇飄搖直上,然後向東飛去。原本蕭玉萍給準備的小丫鬟代替雁妮隨身侍候,李正堅決不帶,還是陳月兒理解李正想法,給武元華配了兩個丫鬟一起跟去,李正欣然同意。新納的小妾還沒有圓房你,再說了,留著這麼個“陰謀家”在家裏,會不會把後院的一群白菜給禍害了。
說來也怪,當汽艇飛到兩千米高度時,西北風突起,這下操作員關閉兩台機器,不然,速度太快氣壓增高太快,會令牛皮外殼破裂的。
李世民趕到書院時,李正已經走了近一個小時了,連忙電報聯係。同時給下一站九州熊本的李前威發報說,唐王即將到達,請準備某些物資補給。
飛揚直上雲霄外,扶搖送我九層天。李正坐看一班護衛中的參謀們對著地圖核對地形山貌,驚歎這就到洛陽了!這就到泰山了!這就到海邊了!
李正對戒指空間裏能探索的地方已經熟爛於胸,靈活掌握。近期他修煉那本古籍功法,修為增長得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那一步了,後宮女人不禁應付自如,在外功發放上也是如意自然,自覺利用空間之力能夠移山倒海也不會費多大功夫,整個就是超自然的賽亞人。道術精妙如斯,叫自己這個唯物主義者逐漸改變世界觀。上次春晚,李正就在空間開了窗口,把長樂和孩子侍女們觀看了一場不能互動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