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補給的唐軍修整三天,全軍官兵麵貌從上到下煥然一新。十萬餘人全部換上棉服或皮大衣,都是李振棠空間裏的二戰時期日軍或美軍冬常服。再戴上鋼盔,配上霰彈槍,抬著重機槍,搞得很有看頭。官兵們吃了幾天飽飯,又把背囊裏塞上肉幹、壓縮餅幹、水壺,還有鋼製小酒瓶。一個個嗷嗷叫,準備和長毛鬼決戰。
具體作戰方案已經已經不需要李正操心,軍神大拿李靖和手下參謀們會去尋找戰機。不過,不用到處找了,四個龐然大物已經招來雙方敵人的圍攻了。
唐軍大營是建在一個平緩山坡下方靠近樹林的地方,為了便於防守,在北部一個小山峰上還有個小高地營寨,住有三千人馬,可以憑借高度優勢,支援大營。東麵山腳下樹林是一道不到500米寬的林帶,樹木已經被唐軍紮營使用,砍伐得七零八落,地上還遺留有不少死馬死人屍體,是上次穆斯林衝鋒留下的。
占領者應該有占領者的覺悟,李正開始對軍官們說教:這裏今後就是大唐疆土,很快就會有移民和管理官員過來,你看看你們,把這些“人體肥料”埋下去,什麼種上莊稼,多好!就這麼放著,也難看哪!這是冬天,要是夏天裏,還不傳染瘟疫?
什麼?忙著打仗?打仗用得著這麼多人嗎?你們要組織一些人手,到山裏去打獵,搞些野味不好嗎?快過年了,不要總惦記著打打殺殺,抓些奴隸來幹活不好嗎?咱日後要挖礦,開山,種地,這些活兒你們準備自己幹?戰場上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你看你們,都打成碎肉了,怎麼幹活?
一群軍官開始發笑,開始討論:俘虜不是不想抓,誰不知道俘虜值錢?關鍵是人家不讓抓啊!
李正嚴肅地說:“這就說明敵人不懼怕我們,說明什麼呢?說明你們沒有打好仗,怎麼打出威風?打出大唐軍威,打得敵人聽說你的名字就發抖,就不敢生出反叛之心。該怎麼辦?”
“殺!殺!殺!”狂熱的軍官終於明白唐王的意思了。這才對胃口嗎!那些朝廷監軍雖然觀念轉變不少,但對於戰場戰鬥之後血腥殺戮的事,還是像嘰嘰歪歪,述說聖人之道。
二十三日,正是大唐小年節日,北線李元昌李承乾首先開始了作戰。北線羅馬大秦軍隊大秦軍隊集結完成,開始對唐軍駐紮營地發起進攻。二十萬大秦士兵在十公裏寬大戰線上疲憊不堪的北線唐軍展開最後衝鋒,準備一戰而下,把侵略者趕到大海裏去。集團衝鋒的馬隊集中的大秦所有力量,指揮官奇怪唐軍怎麼沒有擺陣,連人影都看不到,上次那種不時發出的炮彈也沒有發射。但唐軍大旗就立在那裏,他們確確實實就在那裏,就那麼不動如山,靜峙如嶽。
二十萬人齊齊衝鋒的大場麵,人人群情激昂,互相壯膽,氣勢如虹,爭先恐後,向前猛衝。那場麵,不說後世美國大片上少見,就是世界史是也屈指可數。李元昌當然不會錯過精彩瞬間,他當時就和李承乾裴行儉在空中俯瞰,還不要臉地喝著小酒。比諸葛亮“羽扇綸巾,強虜灰飛煙滅“,還要騷包!
馬隊前鋒到了煩人的壕溝前,唐人就愛在戰陣前挖一些這樣的壕溝,那能擋住大宛馬的跨越嗎?馬隊快速加速,要一躍而過,就在這時,寬達近二十裏的的戰場鋒麵上,突然爆發出響聲和硝煙。
鋒麵就像水流撞上高牆,無數人馬就栽進壕溝,再沒有動靜。後麵的根本看不見前麵狀況,就那麼踏著腳下血水爛肉繼續送死。
迫擊炮這時開始發言,前排死人死馬已經把壕溝堆成高台,後麵的還悍不畏死地繼續撲火。五十米,唐軍陣地前五十米是不可逾越的死亡地帶。暴風雨機槍槍管通紅,再不阻擋,陣地就會被穿透。這時,李正看到飛艇向下降落,就在距地麵百米左右高的距離低速飛行。同時,趕來支援的四艘飛艇上至少有四十挺暴風雨開始咆哮。
這仗還怎麼打,這是不對稱戰爭,這時單方麵大屠殺。就在李承乾心生惻隱之時,大秦軍隊四散而逃,但已是十不存一。
再說李靖這邊,臘月二十四,從北線返回的鮮豔的飛艇開始升空,作為觀察哨和空中火力支援使用。穆斯林開始進攻,黑壓壓地馬隊沿著寬廣的山穀湧進來,聲勢浩大。飛艇的傳說,他們也從商人那裏聽說過,如果能繳獲一隻,王庭那就會給更多賞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