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輟學割草(1 / 2)

接下來的談話當中。三人談及到關於大榕村小學堂。

吳富貴,道:“目前來看,咱們大山裏頭,能完全看懂報紙,會寫字寫信的人,怕不超過三十個。”

整個大山裏頭,十三個小山村。前後加起來得上千人。

好幾千口子裏頭,隻有幾十個的,這比例實在是太懸殊。

這並非是誇張,而是事實。

就說吳富貴父親,對方念過幾年小學,認識一些字也會寫。但真要他看報紙和寫信,怕是會有許多不認識的生僻字。

認識幾個字跟認識幾百個字是完全不是一回事兒。

根本就是兩個層次。

“這麼算,是不是太少了?”任遠道:“若是按照這樣來說,我看整個大山裏頭,隻有三個高級知識分子。”

這三人不用說,大家彼此心知肚明。就是任遠和劉牧,以及吳富貴。

任遠和劉牧,都是老三屆的高中生。吳富貴則是初中畢業。

三人之外。各村會寫信的人,最多相當於小學識字水準。

許多村支書都不認識字的,隻認識簡單的幾個字,或者隻會寫自個的名字。

“差不多。”

劉牧認可道:“我們劉家峪,除了俺之外,沒有幾個認識字多的,差不多也就是三五個,而且大都是二半吊子。”

這意思是說。每村能完全認識二三百字,並且會寫一手好字的,怕撐死了一兩個。

十三個小山村,仔細算起來的話,還真是不超過三十個。

任遠臉色拉了下來。

他皺著眉頭,道:“你們說的都是大人,若是孩子的話,這麼多年我教的也有好幾百,他們盡管輟學的輟學,回家務農的務農,沒幾個上完小學,但也都是認識字的文化人,最少都認識,四五十個字……”

總體來說。十三個小山村,會識字寫字的人,二十歲以下的要多於二十歲往上的。

這還是任遠多年堅持任教的緣故。要不然,怕是從人群裏揪出來一個,都得是大字不識半個。

目前,大山裏頭的識字狀況,可謂是極為嚴峻。

但好在,年齡小的認識字的越來越多。相信有一天,不會再出現文盲的狀態。

三人,心裏頭都是有些沉重。不算不知道,一算真是嚇一跳。

任遠苦笑道:“憨蛋,你要是不走出大山外,任老師真想把你扣下來,在這裏當小學老師。”

師資來源,實在是太匱乏了。

吳富貴抓了抓腦袋,憨厚笑道:“任老師,俺有自個的看法。”

“俺在縣城上中學幾年,看了許多大量的學校舊報紙,以及翻看課外書籍,整個學校收藏的書,幾乎都快翻爛嘍,還整天跟許多班裏,高幹子弟家裏頭借書,懂許多東西。”

“俺感覺大山裏頭,得分成兩頭抓。”

聞言,劉牧和任遠都是眼前一亮,急忙問吳富貴咋個兩頭抓哩?

吳富貴學著在學校收音機裏頭聽到的廣播口腔,咳咳道:“第一抓,想辦法將山村人民的收成翻倍,抓的就是搞經濟建設。”

任遠點頭,道:“你的意思就是說,收入更多,手裏有錢。”

“第二那?”劉牧問。

“第二抓,要讓山裏頭的人認識更多的字,都成為知識分子,用報紙上的話來說,就是搞文化思想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