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猜測是:伊麗莎白有情人。
伊麗莎白愛過一個男人,這個男人與伊麗莎白一起長大,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患難之交。這個男人是一位伯爵,叫作萊塞斯特。伊麗莎白登基後,萊塞斯特已經結婚,但是沒過多久,他的妻子神秘死亡,並且有諸多的謠言。之後,萊塞斯特向女王正式求婚,伊麗莎白很想嫁給他。最後人民不支持,因此,出於種種考慮使得伊麗莎白最終選擇了放棄。
1578年的時候,伊麗莎白差點結了婚,對象是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四弟。這位年輕的公爵來英國做客,雖然兩人年齡相差一倍,但卻一見鍾情。據說,伊麗莎白還答應了公爵的求婚,不過考慮到國際關係後,伊麗莎白解除了婚約,並表示自己會獨身一輩子。不過在後來,伊麗莎白還私下和這位公爵來往。
第三種猜測是:伊麗莎白的成長環境。
英國有一部電影叫作《童貞女王》,這部電影講述了伊麗莎白始終沒有結婚的秘密。在劇中,伊麗莎白三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將她的母親處死了。這段記憶給伊麗莎白造成了很大的心靈創傷,她覺得這個世間的愛情都是騙人的,同時對婚姻也逐漸產生一種恐懼與排斥。即便後期的伊麗莎白權力滔天,她還是無法克服內心的陰影。
第四種猜測是:伊麗莎白不孕。
這種說法有些荒謬,學者們認為伊麗莎白沒有生育的能力。因為對生活和未來失去了希望,所以才會終身未嫁。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荒謬。
這幾種猜測都有很多的學者支持,但是伊麗莎白沒有結婚的原因誰也不能確定。一些文獻中記載,伊麗莎白即位後,議會很多次懇求她選擇丈夫,以便為王室留下繼承人。但是伊麗莎白沒有理會,她對議會長老們表示,自己已經有了丈夫,那就是英國。伊麗莎白的傑出表現大家有目共睹,在她統治期間,不僅確定了英國的國教製度,還將原本動亂的內政平息,同時為了加速經濟發展,伊麗莎白也製定了很多強有力的政策。英國在伊麗莎白的領導下,成為了一個海上霸主,勢力不斷地向東方擴展。1603年3月,伊麗莎白病倒了,失去了說話的能力。臨終前,她用手勢傳達了遺囑:英格蘭國王詹姆斯為王位繼承人。同一月內,伊麗莎白去世。
伊麗莎白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將英國的國勢推上了頂峰。不過這樣一位有地位的女人,因為沒有結婚,使她變成了貴族和平民們議論的熱點,流言蜚語傳遍大街小巷。伊麗莎白女王終身未嫁,在位45年間,議會長老們都無法猜測出原因,到了現在這個年代其原因似乎更加神秘與離奇。學者們絞盡腦汁地思考女王未嫁的謎團,但是給出的答案卻五花八門。隨著伊麗莎白的逝世,這個謎底將長埋地下,成為一個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