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觀點,拿破侖死於中毒。
瑞典哥德堡有一名學者叫斯坦·福蘇弗波德,他是牙醫兼毒物學家。他在查閱拿破侖曆史資料的時候發現:拿破侖在生命後期喜歡睡覺,卻又經常出現失眠,再後來他雙腳水腫,身體肥胖,牙根暴露等等。這些症狀不像是癌症,有點像慢性中毒的跡象。斯坦·福蘇弗波德立誌要解開拿破侖死因之謎。經過多年的研究調查,他確定拿破侖是砷中毒,於是決定對拿破侖的頭發進行檢測。斯坦·福蘇弗波德千辛萬苦地弄到拿破侖的頭發後,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法醫學係教授的幫助下,他發現拿破侖頭發中砷的含量高於正常值13倍。不僅如此,拿破侖死後屍體不腐爛也引起了他的懷疑。
1840年10月,拿破侖的屍體準備從英國運回法國,棺蓋被打開後,屍體沒有一點腐爛的跡象。死去20年後的人,屍體不腐爛是為什麼呢?經過反複研究,學者們確定拿破侖是被人投毒而死,那麼凶手究竟是誰呢?
學者們對拿破侖身邊的人員進行了排查,最大嫌疑人就是官員蒙托隆伯爵。這位伯爵曾是拿破侖的心腹,但是拿破侖第一次退位的時候,他投靠了別的勢力,拋棄了拿破侖。可是當拿破侖重返法國並在滑鐵盧戰役失敗後,這位伯爵又重新回到了拿破侖的身邊,並心甘情願跟隨拿破侖流放到偏遠的小島上。當時蒙托隆伯爵的妻子與拿破侖關係曖昧不清,不過蒙托隆伯爵卻不聞不問,還甘願侍奉拿破侖,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但是,這卻讓學者們更加懷疑,他們覺得蒙托隆伯爵的目的是想獲得拿破侖的信任。
從一些文獻中發現,蒙托隆伯爵是受波旁王朝路易十八的弟弟阿圖瓦伯爵(1824年後即位,稱查理十世)的指使。蒙托隆伯爵在拿破侖的葡萄酒中加上了砒霜,就這樣日複一日,最終導致拿破侖死亡。拿破侖中毒而死的說法被多位學者認同,其中最為著名的學術論文是《聖赫納勒島的謀殺案》,最為暢銷的書是《拿破侖謀殺案》。
有人支持自然有人反對,一些西方曆史學家就不讚同拿破侖死於中毒的說法。英國曆史學家戴維·瓊斯表示:拿破侖確實死於砷中毒,不過不是被人下毒謀殺,而是死於家中壁紙中的砷元素。因為當時的壁紙顏料中都摻入了砷,長期吸入壁紙中揮發出來的砷元素,會導致人慢性中毒死亡。這位曆史學家還對拿破侖臥室的壁紙進行檢測,檢測發現壁紙裏麵的砷含量高得驚人。
第二個觀點:拿破侖死於疾病。
有人認為拿破侖死於熱帶病。20世紀初,法國和德國的一些醫學雜誌上出現了討論拿破侖死因的文章。有人認為拿破侖並非死於癌症,而是患上了一種熱帶病,這種病是拿破侖遠征埃及和敘利亞的時候染上的。後來被流放到氣候惡劣的小島,於是熱帶病惡化,最終導致其死亡。
第二種說法是雄性激素嚴重障礙引發的疾病。如美國醫生羅伯特表示:拿破侖死於疾病,這種病是男性激素嚴重障礙引起的,病症使得性腺功能受到嚴重損害,雄性激素嚴重失調,最終導致其死亡。
拿破侖是因為癌症死亡,還是中毒死亡?他是自然中毒又或是遭人投毒?拿破侖作為一位偉大的人物,他的一生無疑備受關注,他的死因也因此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拿破侖去世時隻有52歲,在這樣一個年齡死亡是十分年輕的。一代代的曆史學家和科學家們對拿破侖的死因給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又相繼被推翻。拿破侖的死因真相究竟是什麼呢?人們還在研究與探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