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艦隊”是怎樣被打敗的?
1588年8月,西班牙和英國為了爭奪海上霸權,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非常的海上大戰。當時,英國艦隊的規模不大,整個艦隊所有作戰人員以海盜為主,加起來也隻有9000人,簡直就是一個雜牌軍。西班牙卻不一樣,它的兵力人數高達3萬人,武器先進,實力強大,號稱“最幸運的無敵艦隊”。不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這場海戰中擁有威力巨大“無敵艦隊”的西班牙卻慘敗給了英國,而且幾乎是毀滅性的慘敗,“無敵艦隊”幾乎全軍覆沒。從那以後,西班牙的運勢急劇衰落,就連“海上霸主”的地位也被英國取而代之。
曆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的確數不勝數,但這次戰役一直被許多軍事研究者和曆史學家津津樂道,人們對“無敵艦隊”失敗的原因疑惑不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一支“最幸運”的艦隊敗得如此之慘呢?
16世紀以來,西方國家加大了海外掠奪,這個時期是西方的黃金時代。不過,這些殖民者四處掠奪的同時,矛盾也出現了。老牌帝國西班牙也受到了後起之秀英國的威脅,殖民者之間也展開了一場明爭暗鬥。西班牙當時已經是西方最強大的封建軍事殖民帝國,它壟斷了許多地區的貿易,殖民勢力範圍遍及歐、美、非、亞四大洲。據說,在l545~1560年間,西班牙海軍從海外運回的黃金多達5500千克,白銀24.6萬千克。16世紀末期,世界貴重金屬開采中的83%都被掠奪進了西班牙的腰包中。
此時,西班牙建立了一支擁有100多艘戰艦、3000餘門大炮、數以萬計士兵的強大海上艦隊,以此來保障他們的海上交通線及在海外的利益。但是,此時一些新興的殖民國家也不甘示弱,特別是英國,在伊麗莎白女王的支持下,進行著瘋狂的海外掠奪、圈地運動、血腥立法,因此迅速發展,而且向外擴張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因此,西班牙與英國的矛盾也日益加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利用英國天主教的勢力,在英國內部進行顛覆運動,打算扶持信奉天主教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推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從而削弱英國對西班牙的威脅。伊麗莎白女王得知消息後,趁機處死了瑪麗。腓力二世的陰謀也因此敗露,在這種情況下,西班牙決定以武力解決掉英國。於是,1588年5月下旬,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從裏斯本揚帆出航,直逼英國的大門。
英國由霍華德勳爵任統帥,德雷克任副帥,沒有帶步兵,隻是統領著100多艘戰艦,載著船員和水手9000多人在家門口做好了迎戰準備。了解英國的戰略部署後,西班牙打算利用步兵的優勢,強行登上英國艦船,然後展開肉搏戰,奪取英國船隻,最後通過英吉利海峽直搗倫敦。
此時,西班牙並不知道,英國的戰艦性能雖然不及西班牙,但是他們做了改進,船體小、速度快、機動性強,而且火炮數量多、射程遠。這種性能的戰艦既能避開西班牙射程不遠的重型炮彈的轟擊,又可以用火炮在遠距離對敵艦進行炮擊。8月8日,西班牙與英國在加萊東北的海上進行了會戰,西班牙戰艦雖然噸位大,人數多,但是運轉不靈。相反,英國戰艦行動快捷靈敏,而且盡可能躲在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