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總統遇刺始末

20世紀60年代,年僅43歲的約翰·肯尼迪(John Kennedy)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出身名門,他出色的領導才能、非凡的人格魅力以及出色的口才獲得了廣大美國民眾的支持。但是,誰也想不到,這位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卻成了美國曆史上最悲劇性的總統。1963年11月22日,正當肯尼迪總統的轎車在西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埃爾姆大街上行駛時,突然兩聲槍響,肯尼迪頭部中彈倒在車座上,之後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究竟是誰殺害了肯尼迪?凶手殺人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當時,以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爾·沃倫為首的委員會與聯邦調查局分別進行了調查,最後得出了結論:凶手叫奧斯瓦爾德。當凶殺案發生時,人們在案發現場附近的一幢六層樓樓房的書庫裏發現了步槍和彈殼,它們的主人名叫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所以,他被當作重大嫌疑犯而逮捕。可是,第三天早上,當奧斯瓦爾德在警察局等候審訊時,達拉斯夜總會老板傑克·魯比突然衝進來,將奧斯瓦爾德打死了,警察立刻舉槍把魯比當場擊斃。奧斯瓦爾德雖然被打死了,可他為什麼要謀殺總統呢?

有人認為,他隻是一位單純的狂熱分子。奧斯瓦爾德喜歡看007偵探,而且總想著做出驚人壯舉,雖然他曾經計劃著偷渡到中美和古巴,但並沒成功,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叛逃出美國。很多研究者認為,奧斯瓦爾德在行刺肯尼迪前,曾經看過兩個月的007偵探。所以,人們得出結論,奧斯瓦爾德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刺殺肯尼迪,他是想把肯尼迪殺掉作為自己叛逃出美國的禮物,贈送給古巴當局,讓他們能夠收留自己。但是,古巴方麵立刻對這種表忠心的說法給予反駁,並通過一些事實大膽推測: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因不滿肯尼迪對古巴製裁的約束,指使一名黑幫分子和兩名古巴流亡分子暗殺了總統。

還有人認為,奧斯瓦爾德得了抑鬱症,他就是為了表現自己才用了這麼極端的方式。2003年,這種說法得到了奧斯瓦爾德哥哥的認同。不過,這種說法並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同,而且官方對案件的調查也是漏洞百出,令人議論紛紛,疑竇叢生。

首先,肯尼迪的屍檢讓人生疑。案發後,有關部門對肯尼迪遺體進行了檢查,負責解剖肯尼迪遺體的海軍醫療中心X光攝影師對肯尼迪的遺體進行了拍照,但是當聯邦調查局特工堅持把底片拿走後,許多底片不是失蹤就是被“曝光”,隻留下一些模糊的、不可辨認的照片。

曾在驗屍時協助工作的一名警官說,當時他發現總統的後頭部被射穿,但臉部完整無傷。按照常理來推斷,肯尼迪的臉不可能那麼完整,子彈肯定會把肯尼迪臉部的右半側轟碎。所以有人懷疑,凶手並不是在肯尼迪後麵開的槍,而是從前麵打穿了頭部,之後又把子彈取出,開槍設計了新的彈道軌跡。

其次,無法確定凶手子彈的數目。案發當天,從警方在總統車隊的汽車上安裝的麥克風的錄音來判斷,非常清晰的槍響聲隻有3聲。但是之後經過專家測算,這3聲槍響的時間都與肯尼迪中彈的時間有著非常明顯的間隔,錄音帶中一些像槍聲的噪音實際上也是槍聲,這個聲音與肯尼迪中槍的時間很吻合,也就是說,這一槍要了最年輕總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