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令人不解的問題出現了,凶手所使用的槍是l940年意大利製造的舊式步槍,最多隻能射出3顆子彈,而案發時子彈射出時的間隔也不足以新裝子彈。由此看來,凶手應該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分別從不同的方向向肯尼迪開的槍。之後,人們從一位目擊者的口中得知,當時,許多警察及目擊者為捕捉凶手而衝向教科書倉庫大樓對麵的草坪。所以,子彈並不是從教科書倉庫大樓內射出的,凶手準確的所在地應該是在大樓對麵的草坪。但是,這些說法都因缺乏必要的證據被一一推翻了。

最後,無數的證人先後喪命絕對不是巧合。肯尼迪遇刺後,竟然先後有183名與案件有關的重要證人無故失蹤或者死亡,特別是那些證明奧斯瓦爾德不是真凶的人。隨著眾多證人先後離奇死亡,越來越多的人懷疑殺死肯尼迪的真凶並不是奧斯瓦爾德,這個案件也不是簡單的殺人案,它肯定與政治有著不可分割的瓜葛。

奧斯瓦爾德曾經在蘇聯生活過,還有人說他是中央情報局的雙麵特工。因此,有人猜測這次謀殺活動一定與中央情報局和肯尼迪的矛盾有關。

1988年,一個名為珍妮佛·懷特的女人來到得克薩斯州萊特蘭市的聯邦調查局分部報告說,她的丈夫羅斯克·懷特和射殺奧斯瓦爾德的魯比共同謀殺了肯尼迪。她說,懷特與奧斯瓦爾德是好朋友,當年,懷特與魯比謀劃刺殺肯尼迪的事情時,她偷聽了談話,魯比發現了偷聽的珍妮佛,立刻打電話向某個地方請示。他們立刻對珍妮佛電擊治療,並警告她如果泄漏就殺死他們的兩個兒子。之後,珍妮佛詢問丈夫,懷特說這是中情局安排的,自己隻能執行命令。

除了這種中情局殺人的說法外,還有一些更加離奇的說法。

在美國一本名為《死亡的三角地帶》的書中說,肯尼迪是被越南人刺殺的。當年,美國政府策動了南越的軍事政變,並打死了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庭豔,這次事件便是吳庭豔餘黨對肯尼迪的報複。

20世紀90年代,隨著一些內幕的曝光,很多人認為肯尼迪時期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肯尼迪死後,約翰遜成了白宮的真正主人。案發當天,車隊出發時,約翰遜安排秘密警察把護送總統座車的摩托數量減少了一半,之前被安排在總統座車前麵的新聞車也被放在車隊的尾部。所以,當案發時,現場沒有一個記者、一架攝影機或照相機。而且,案發後,肯尼迪仍在醫院搶救的時候,約翰遜就下令清洗他乘坐的敞篷汽車。除此之外,種種跡象都表明約翰遜就是殺死肯尼迪的主謀。

不過,肯尼迪遇刺從案發之時就注定會成為一個懸案,因為它所涉及的不隻是一個刺殺問題,它的背後一定隱藏著無數權力與利益的鬥爭,而肯尼迪隻不過是鬥爭下的犧牲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