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蠟板還能反複地進行使用,通常應用於通信或者記事。但是在蠟板上麵書寫的字跡很容易受到磨損而變得模糊不清,並且由於使用材料和書寫工具的原因,很難在上麵工整地進行書寫,所以,大部分的蠟板都是草書。因而,古代的蠟板內容都很難辨認清楚。

蠟板的使用人群也非常廣泛,很多的學生、僧侶、詩人以及商人都會用它來記事、寫詩和記賬。在龐貝城就曾發現過一位銀行家的家中收藏有蠟板書,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龐貝城早在2000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中消失了。

第三,紙草書的出現。紙草是古代埃及的主要書寫材料。公元前28世紀,埃及就已經出現了紙草古寫卷。

紙草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紙張,而是生長在尼羅河沼澤地上麵的一種蘆葦,通常蘆葦的莖高都是在五六尺左右,但是也有的比人還要高上許多。紙草製作紙並不等同於之後的纖維製作紙,而是用針將紙草的莖部破成越寬越好的薄片,豎著平鋪放好,然後再橫著平鋪上一層,這樣相互交錯地放好之後,再用尼羅河的河水將它們浸濕,用木槌反複地捶打,並放在太陽底下曬幹,最後再用骨頭、象牙或者貝殼打磨光滑平整。如此製作而成的紙,可根據不一樣的質地劃分成為不同的等級。其中最好的紙被稱為“聖紙”,最差的就會被稱為“商人紙”。

紙草書所使用的書寫工具是將蘆管削尖,並使它一端裂開,就如同現在的鋼筆尖的裂縫一樣,以便於墨水下流。而墨水通常是用比較粘稠的煤煙、水和膠混合製作而成的。如果在書寫的過程中出現錯誤,就可以用海綿進行擦拭或者是用舌頭舔掉。這種用紙草製作成的紙,質地非常地脆,無法折疊起來,隻能將它們粘成長條,成為幾米或者三四十米的長卷,然後卷在一根兩端雕刻有棋子形狀的花樣裝飾的木棒上麵。這也就是西洋人稱書為卷的來源了。截至目前,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普裏斯紙草書卷,就是公認的一部約於公元前2880年寫成的埃及最古老的書籍。

除此以外,還有用樹葉和樹皮作為書寫材料製作而成的圖書。相傳在古印度,整部的圖書都是采用椰樹的葉子製作而成,人們將樹葉的邊角壓平,然後切成一定的形狀來進行書寫。拉丁人通常用樹皮的裏層Liber來抄書,因此他們稱呼圖書為Liber,之後英文中的Library(圖書館)和法文的Litrairie(書店)等就是根據這個詞演化而成。

就目前來看,已經有了泥板書、蠟板書、紙草書和樹皮書這幾種書,但是,到底哪一種書才是圖書的最早起源呢?看來要想解開這個謎,還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