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刻碑紀功,留名千古,這種事並不少見,就像中國的秦始皇巡遊天下之時,便令官員李斯登上泰山刻石頌揚他的功績。東漢也有竇大將軍為了讓自己的功德流傳,也刻下了碑石。而且,在卡夫拉之後的許多法老都修複過獅身人麵像,卡夫拉有可能是修複者之一,他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石碑上,這樣的解釋也不是沒有道理。
第三個疑惑:獅身人麵像水漬之謎。
美國學者約翰·韋斯特發現,獅身人麵像頭部以下的地方都有被水浸透的痕跡。於是他將人們帶入了另一個謎團中,獅身人麵像上的水漬由何而來?
首先是洪水說。約翰·韋斯特認為,這種浸透是由於洪水造成的。不過有學者推翻了他的論斷,學者們根據獅身人麵像的水漬高度測定,那場洪水至少要有18米深,那就表示已經淹沒到金字塔的底座,但是在獅身人麵像堤道的另一端,石灰岩心構造的建築物並沒有被淹沒的痕跡。
其次是雨水侵蝕說。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約翰·韋斯特向波士頓大學地質專家斯利克教授求教。斯利克本來就懷疑獅身人麵像雕刻於第四王朝以前。但當他首次實地考察了獅身人麵像之後,他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斯利克教授從氣候學的角度出發,他認為,造成獅身人麵像的侵蝕並非尼羅河流域的特大洪水,而是由於當時埃及充足的降水,是雨水造成了雕像的侵蝕。針對教授的研究,地質學專家提出了一種非常保守的估計,他們認為獅身人麵像雕刻的時間可能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間,這個時間比史學家們普遍認同的獅身人麵像雕刻時間至少提前了數千年。按照史學家的觀點,那時候引起獅身人麵像特殊侵蝕模式的大雨已經停止了。
第四個疑惑:獅身人麵像雕刻之謎。
據埃及科學家推論,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尼羅河流域還處在新石器時代,原始部落都是以狩獵為生存方式。當時,古埃及人類的文明還十分落後,所使用的工具也僅僅限於磨製火石和木頭所製成的工具等等。而建造金字塔的石塊,每一塊都重達200餘噸。在建造設施落後的情況下,獅身人麵像和它周圍的金字塔又是怎樣建成的呢?
獅身人麵像至今屹立在埃及廣袤無垠的沙漠中,它給人類留下了無數個撲朔迷離的謎團,這些謎團仍在困擾著人類。但不論怎樣,獅身人麵像都是古埃及人留給人類的藝術文化瑰寶,當旅遊者騎乘著大馬,或開著高馬力的車輛馳騁在埃及的藍天下,繞著金字塔飛速行駛時見到屹立不倒的獅身人麵像,都不禁要對古埃及人的文明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