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門何以神秘

南美大陸的蒂亞瓦納科文化出現在公元5世紀到10世紀,這種文化以精美壯觀的石建築為代表,而石建築最偉大、最神秘的當屬太陽門,太陽門是該文化的代表。太陽門被發現後,很多學者投入心思去研究它的神秘之處,不過,太陽門何以神秘呢?

據了解,太陽門是用重達l00噸以上的整塊巨型石雕刻而成,它的外表造型莊嚴肅穆,各方麵比例恰到好處。太陽門高3.048米,寬度為3.962米,由一塊完整的巨型石雕鑿成,中間鑿有一個門洞。上麵是一幅淺淺的浮雕神像,在浮雕兩側均勻排列著3排48個較小的、形象生動的浮雕,其中上下兩排是帶有翅膀的勇士,中間一排是人格化的飛禽,像是在並列守衛著太陽門。關於太陽門,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據說每年的9月21日,當天的第一縷光線總會射在太陽門上,因此石門才有了“太陽門”的稱號。太陽門的發現,曾經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在給人類留下一處極為輝煌的文化遺址的同時,也給人類留下了無數的謎團。

第一個謎團:它的建築之謎。

要知道,蒂亞瓦納科文化遺址在高聳入雲、峭拔陡立的安第斯高原上,這種文化堪稱奇跡。須知,這處建築出現的時間是在印加人創造蒂亞瓦納科文化的年代,是落後的原始社會,當時社會的運輸工具極為落後,甚至連有輪子的載重工具也見不到。那麼,當時的印第安人是怎樣將沉重的石塊運到高原上的呢?

第二個謎團:是誰創建了這處文明奇跡?

16世紀中葉,登上美洲大陸的西班牙殖民者,他們見到這處莊嚴的古建築遺跡時,不禁大為驚訝。當時的西班牙人認為,這是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或者是艾馬拉人建造的。但是,艾馬拉人堅持認為是太陽神建造了太陽門和蒂亞瓦納科文化。在他們看來。古老的太陽門,是隻有高高在上的太陽神才能夠建造的。有書中記載了兩個美洲當地的傳說:一個說,太陽門是由一雙看不見的神秘之手一夜之間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造出的;另一種說法認為,那些雕像原本是當地居民,後來被一個外來朝聖者變成了石頭。

第三個謎團,太陽門的作用是什麼?

首先是天文說。奧地利考古學家阿瑟·波斯南斯基認為,太陽門是用來探測天文的。在20世紀上半期,他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假說,他認為,這一處建築可以往上追溯到13000多年之前。從“太陽門”秋分時節射入第一道太陽光這一點看,太陽門上的那些奇怪字符是用來表達曆法的。其次是宗教說。美國考古學家溫特爾·貝內特,他曾經用層積發掘法檢測出,這處建築應該是在公元1000年建成的。他認為,這裏本來是宗教聖地,很多虔誠的宗教分子每年跋山涉水地趕到這裏來,舉行朝拜儀式,並建造了這些氣勢宏偉的建築群,為人類留下了一處輝煌的文化遺址。他的這一觀點得到了蘇聯曆史學家葉菲莫夫、托卡列夫的極力認可。但是,這一觀點也遭到了很多學者的反對,並提出了充分的反對理由。首先,建造太陽門的安山岩,采自喀喀湖上一個名叫科帕卡班納的半島上,以當時的運輸條件,是沒有辦法將石塊運到高原上的。玻利維亞的科學家指出,如果由水上運輸,那麼,所能搬運的石塊隻能是小塊的,對建築群的建造來說,可謂是杯水車薪,因為建造太陽門所用的石塊,均是百餘噸以上的巨石。如果從陸路運輸這樣一塊石塊,即使是半噸重的石頭,也要六名身強力壯的士兵才能拖動。根據當時社會低下的生產力水平,要想將重達百噸的巨石從五千米以外的采石場搬運到建築群的所在地,就需要每噸巨石配置65人和數千米長的羊駝皮繩。以當時美洲大陸的情形,這種條件是根本達不到的。此外,要想將這麼龐大沉重的巨石豎立起來,並建成門,沒有大型的起重機也不行。可是,當時的印第安人,甚至連木製的車輛都沒有,這樣巨大的石門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

著名的考古學家卡洛斯·龐塞·桑西內斯和伊瓦拉·格拉索,他們提出了與阿瑟·波斯南斯基、溫特爾·貝內特完全不同的看法。用放射性碳元素鑒定的結果表明,蒂亞瓦納科建築群從公元前300年開始修建,到公元8世紀才完成,雖然建造時間上,他和溫特爾·貝內特的觀點不同,但他們都認為建築群的作用是宗教的聖壇。不過,溫特爾·貝內特認為建築群是舉行宗教儀式的中心場所,太陽門起到大門的作用,那些浮雕反映的是當時信徒朝聖的情況。伊瓦拉·格拉索認為,太陽門可能是阿加巴那金字塔頂尖的廟宇。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建築群是貿易中心。美國的曆史學家艾·巴·托馬斯則否認遺址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他認為遺址是一個大的商業和文化活動的中心。

不論太陽門有怎樣的神秘之處,不論它存在著多少困擾人類的未解之謎,總之,太陽門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它是南美大陸文化的象征,是南美洲最負盛名的文化奇跡。不論是什麼人,當見到太陽門的雄偉壯觀,都不禁要為它而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