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兵隨後追殺而來,直趕到三江界路口方回。
趙雲、魏延收攏敗兵,來孔明帳前請罪,細說此事詳情。孔明聞言笑道:
“此非你二人之罪。我以前未出茅廬之時,就已經知道南蠻有驅虎豹之法。我早就在出蜀中之時,就讓人準備好了破此陣之物也。
現在隨軍之物有二十輛車,都在後勤那裏。今日暫且用去一半。留下一半,我以後還有別用。”
諸葛亮說完以後,遂令左右取了十輛紅油櫃車到帳下,留十輛黑油櫃車在後麵。眾軍將士見之,皆不知其意。
孔明將櫃門打開,隻見其中皆是用木刻雕成的彩畫巨獸,俱用五色絨線為毛衣,鋼鐵為牙爪,一個可騎坐十人。
孔明挑選了軍中比較精壯的士卒一千餘人,領了一百煙火之物,藏在軍中。次日,孔明驅兵大進,把這些東西布於洞口。
蠻兵探知,入洞回報與蠻王孟獲知曉。木鹿大王自認為己軍無敵,即與孟獲領著洞兵出來。隻見孔明綸巾羽扇,身著道袍,端坐於小車之上。
孟獲指引了諸葛亮之後,木鹿大王依照前番那樣,口中念咒,手搖戰鍾。頃刻之間,狂風大作,猛獸突出。
孔明卻將手中羽扇一搖,其風便回吹蠻軍本陣中去了,漢軍陣中將假獸推出。
蠻洞那裏的真獸見到漢軍陣中的巨獸,皆口吐火焰,鼻出黑煙,身搖銅鈴,張牙舞爪而來,諸惡獸不敢前進,皆奔回蠻洞,反將蠻兵衝倒了無數。
孔明見狀,當即揮兵前進,鼓角齊鳴,望前追殺。木鹿大王死於亂軍之中。洞內孟獲等宗族之人,皆棄宮闕,扒山越嶺而走。孔明大軍自此占了銀坑洞。
次日,孔明正要分兵前去追拿孟獲的時候,忽然有人前來稟報說道:
“蠻王孟獲的妻弟帶來洞主,因為勸說孟獲歸降,而孟獲不從,現在已經將孟獲並祝融夫人及其宗族數百餘人,盡皆擒來,獻與先生。”
孔明聽知以後,即喚張嶷、馬忠二人前來,吩咐他們可如此如此。二將受了諸葛之計,領著二千精壯兵,伏於營帳兩旁。孔明即令守門將士,讓他們進來。
帶來洞主引刀斧手押解著孟獲等數百人,在孔明帳下拜定。孔明一見來人,頓時大喝道:“還不快給我擒下!”
在營帳外麵埋伏的人,聽聞號令以後,登時便衝了進來,將他們幾個一起拿下。孔明大笑道:
“量你們這些小小詭計,如何能瞞得過我!前番有兩次,都是你們蠻人將你擒來,我沒有加害與你。你隻道是我會相信帶來洞主會真的擒你前來,故來詐降,想要在此中殺我也。”
說完以後,孔明便喝令身邊的士卒搜查他們身上,果然各帶利刀。孔明問孟獲道:
“你原來說如果再被我擒下的話,你方始心服;今日又當如何?”
孟獲說道:
“這次是我等自己來送死,非汝之能也。我心不服也。”
孔明說道:
“我都擒住你六次了,你居然還不服,那你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肯歸順?”
孟獲言道:
“如果你能夠第七次擒住我的話,我才能夠傾心歸服,誓不反矣。”
孔明言道:
“你的巢穴都已被我攻破,我又有何慮哉!”
遂令武士盡去其縛,叱之道:
“這番再被我擒住的話,若你再來支吾,我必不輕恕!”孟獲等抱頭鼠竄而去。
卻說敗殘蠻兵有千餘人,大半受傷而逃,正遇蠻王孟獲。孟獲收攏了這些敗兵,心中這才稍稍有些歡喜,卻與帶來洞主商議道:
“我們的洞府現在都已被漢軍所占,現在該往何地安身?”
帶來洞主道:“現在我蠻中,就有一國可以破蜀。”孟獲大喜道:“不知何處可去?”
帶來洞主答道:
“此去東南七百裏處,有一小國,名曰烏戈國。國主名叫兀突骨,身高有一丈二,其不食五穀,每天隻是以生蛇惡獸為飯。
其身有鱗甲,刀箭不能相害。其手下的軍士,也都穿著藤甲,這些藤不是生於山澗之中,就是盤於石壁之上。
其國人采取這些藤之後,將這些藤盡浸於油水之中,半年方取出曬幹?曬幹了再浸,反複十幾遍,方才造成這些鎧甲。
這些鎧甲穿在身上,渡江河不下沉,經水澆而不濕,刀劍砍不進去,因此號為藤甲軍。今大王可前去向他們求援。如果我們能夠得到他們想助的話,則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