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後記*定北之戰(十)(3 / 3)

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

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

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

長驅蹈匈奴,左顧淩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一首詩念完,曹植方才走了五步,劉辯聽得此詩以後,當然知道這是曆史上曹植做的名篇《白馬詩》,可是現在這詩還未出現啊,曹植居然在五步之內,賦出如此壯詩,何其有才,連劉辯也是自愧不如。

殿內包括劉辯在內,紛紛張嘴結舌,被驚的說不出話來。好半晌之後,劉辯方才說道:

“子建之才,可堪天下魁鬥,唯孤帳下陳琳等人可堪一比。”

然後劉辯為曹植引見徐幹、陳琳等人,後來曹植與包括孔融、諸葛亮、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等人,被稱為“洪武十六友”。

略過此節以後,劉辯也知道曹植之才,隻在文學,於政治抱負上麵,看的卻是很淡,也就暗暗放下了心思。

於正月初五日,劉辯再登銅雀台,與百官、萬民同慶佳節。至當日夜,禮部與工部、農部、戶部等多部門聯合,在鄴城邊上燃放煙火,舉國歡慶。

至鄴城而始,至北、東、西三個方向,劉辯領土遍及之地,皆以彩燈、煙火相慶之。

當日晚,劉辯燃放煙火以後,在銅雀台上,劉辯讓有司邀請百官,以及領土之內,年滿八旬以上之老者,共計七千餘人,於此排宴,會慶諸賓。

除了這裏,劉辯還下令,在領土之內,取消宵禁七日,百姓、將士、商旅,皆可相慶之。

這個命令一出,劉辯倒是沒有什麼,可是卻苦了刑部、大理寺等諸多刑獄衙門。

待宴席行至半酣,劉辯舞槊相合,並伴有管弦絲竹之聲,伶人、歌伎、舞者相伴,配合著劉辯略顯渾厚的聲音,吟起曲來: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唱畢,劉辯還感慨道:

“孤本欲做輔漢之周公,卻不曾想大漢局勢從黃巾而始,逐漸不受控製。這二十餘年來,大漢境內戰亂不停,致使百姓離心,諸官叛亂,跨州連郡者不可勝計。

今邀天之幸,孤至北方,今已近二十年矣。破烏桓、滅高句麗,彈指定三韓、東瀛之地,為我大漢擴土數千裏。

近來數歲,又新平羌族、南匈奴,用計分化鮮卑,不費吹灰之力,削其二部,使鮮卑折戟之士二十餘萬眾。使我大漢北方、西部,百十年內,再無外族之禍。北疆之民得以安享太平。

北方定後,孤又南下並州,誅除張揚諸不尊號令等漢室之蕃,肅請幽並之地。至冀州,定張燕等黃巾叛賊,削弱河北士族,為我大漢添民數百萬口,戶籍三十五萬眾。

西涼定馬韓、漢中迫張魯、渤海滅袁紹、白馬逼曹魏,使北方暫成一統,百姓不用再受離亂之苦。此孤之幸也,天下之幸也,百姓之幸也,亦爾等之幸也。

今孤舉杯,邀眾起之,為此幸事而賀。諸君,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