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銅雀出土以後,北方民間遂有讖言而出:
“中平年,天下亂;賢王出,定北方;紫光盈,東氣來;銅像現,天下安!”
事情經過了幾個月的發酵和劉辯暗中的安排,時機已經成熟,劉辯在十二月發布詔書,正式登基稱王,大肆分封麾下文武,號曰“晉漢。”
後人亦有以北漢或者南漢,用來區分劉辯、劉協二人的政權。
正月初一,劉辯親領家眷、文武,及各外族族長、鄉勇,共計三千餘人,並有三萬親兵相隨,典韋、許褚二人宿衛在劉辯兩側。
於公元212年,正德元年,正月初一日,劉辯於鄴城,親登由劉曄、馬均二人督造的銅雀台上,舉行慶典,立長子劉延為王太子。
立唐婉為王後,總領皇宮後苑,三宮七十二殿之事,居中宮“椒房宮”。立蔡琰為淑妃,居東宮“淑華宮”。立甄宓為德妃,居西宮“章雲宮”。
這三宮,為正妃,享三公之製。
立郭照為華妃,居“青平殿”;立曹寰為珍妃,居“德昭殿”;立昔日的張寧為惜妃,可享“花合殿”;立昔日的貂蟬為靜妃,可享“景華殿”。
此四人為四妃,享同比三公之製。可是貂蟬、張寧二人早喪,故“花合殿”、“景華殿”二宮空置。
其下各立九嬪,享昔日九卿製。
慶典舉行完了以後,時間也已經到了午時,劉辯遂在銅雀台旁邊的臨時行宮“昭德殿”內,設宴款待眾文武。
宴用至半酣,劉辯忽有所感,謂下席端坐的曹植道:
“子建,你癡長孤王幾歲,孤王稱爾為兄長若何?”
曹植聽到劉辯的話以後,手中的箸猛然落下,掉落在地上,配合著宮殿內的瓷磚,傳來幾聲清脆的響聲。曹植慌忙出班,跪伏於殿下,戰戰兢兢的說道:
“殿下出身皇族,地位高貴,微臣賤末之人,怎敢與殿下相交!”
劉辯道:
“孤王與爾父,平輩論交,相知忘年,況且如今孤王又迎娶了你之妹。說起來,你還是孤王的三舅哥呢。”
曹植隻以為劉辯開玩笑,是有意試探他的決心,心中惶恐不安,連連告罪。
劉辯見曹植如此,心中頗覺無趣,回到首位坐下,遂言道:
“子建,孤王早就聽聞你文采斐然,乃曹家不可多得之士。今值此盛會,舉國同慶,子建你何不賦詩一首,以為諸臣之賀?”
曹植連稱不敢,稱言劉辯亦是高才之人,今遇高賢,怎可自賣才學。劉辯稱其太過自謙,遂言道:
“今日歡慶之喜,子建何故如此?不如這樣吧,子建你隻管賦來,不論好壞,孤絕不怪罪,賦的好,故尚有重賞。”
曹植見實在推脫不過去了,隻好應言道:
“殿下既有此意,微臣就權且一賦吧。不知殿下願以何為題,以何等規格。”
劉辯略作沉吟片刻之後,方言道:
“這樣吧,你以五言樂府而賦,敘軍旅、民生之狀。並限爾七步之內而賦成,不可以你先前所作而充之。子建你看如此如何?”
曹植果真有才,方才劉辯之言剛說出來,其當即就有了腹稿,略作修整沉吟之後,遂回話道:
“既如此,那就開始吧。”
劉辯見之,心中頗為驚疑,為防曹植故意延誤時辰,或者是弄亂步數,亦或是身藏夾帶,有人提示之故。特令典韋下殿,立於曹植之傍,監數步代,環示周邊之節。
典韋聞言下殿,果立於曹植之傍,曹植沉吟一下,左腳當先邁出,典韋口中喝道:“一”。
曹植卻不慌不忙,口中念道: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