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旨!”
第二道曰:
“晉王殿下詔曰:
曹植,並魏之諸臣,窮極歸晉,孤自不輕慢。今特封曹植為‘歸義魏襄王’,食實封於薊城,食邑三百五十戶。
鍾瑤為三等‘平川公’,食實封於武威,邑二百戶。
張遼為二等淮南侯,食實封於淮陰,邑二百戶。
馬濟為二等孝仁侯,食實封於巴縣,邑二百戶。後馬濟戰死江東,無叔伯子嗣兄弟,爵除。
李典為二等吳江侯,食實封於吳縣,邑二百戶。
毛階為二等烈思侯,食實封於濟陰,邑二百戶。
……
餘者各有封賞。”
詔書下達之日,通過劉辯治下的所有宣傳係統,向天下傳播此兩道詔書之內容,引起天下震動。
因為這是劉辯自降臣歸降之後,第一次這麼正式的頒布詔書,而且封賞如此豐厚,傳至濮陽、建業、巴蜀之地以後,引起了巨大的降晉浪潮。
可惜卻被三家勢力之主,嚴密布控,方才壓製住了這種趨勢。
正月十五日,劉辯三登銅雀台,與萬民同度佳節,共賞彩燈、煙花各項。不過其中,最讓人期待的還是,劉辯與曹植要在今日作賦比拚,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
劉辯乘坐著華麗的輦車,登上銅雀台,一番激勵的話語之後,由典韋下令,開始佳節慶典。待慶典稍稍有些停頓的時候,劉辯開始發話,開始向萬民呈上與曹植二人的佳賦。
曹植當先言道:
“今殿下文成武業,功蓋春秋,今又建此雄偉之銅雀台,故微臣以此台名為賦,還請殿下與萬民觀之。”
說完這些以後,劉辯讓禮部安排的嗓門大的人,將曹植的《銅雀台賦》,廣而告之。
“從明後以嬉遊兮,登層台以娛情。
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
建高門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
立中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
臨漳水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
立雙台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
攬二橋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
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
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
雲天亙其既立兮,家願得乎雙逞。
揚仁化於宇宙兮,盡肅恭於上京。
惟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惠澤遠揚
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
同天地之規量兮,齊日月之輝光。
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君壽於東皇。
禦龍旗以遨遊兮,回鸞駕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願斯台之永固兮,樂終古而未央!”
劉辯聽罷,不禁拍起手來,稱讚曹植的文采斐然,然後再由禮部將劉辯之賦廣而告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
若是有後人在此的話,必定會發現,這詞是劉辯剽竊的《滕王閣序》,雖有佳作名篇名句,可真早說起來的話,劉辯的文采,還是比不過曹植的。
畢竟曹植的那個文采是實打實的,劉辯隻不過是仗著他是後世而來的而已。
公元212年三月初三,劉辯迎娶曹寰入門,立為“昭妃”。
三月十五日朝會之機,劉辯與眾臣立下了攻打曹魏最後濮陽勢力的戰略決策。並吩咐有司安排行軍的各項事宜。
四月初一,春耕結束以後,劉辯於黃河渡口誓師出征。以馬濟為禁軍之長,統領三萬禁軍為劉辯身傍之兵。
以張遼、李典二將,為左右先鋒,一路鋪橋搭路,為劉辯軍馬行軍開拔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