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傳 後記*定北之戰(十一)(3 / 3)

以趙雲為三軍之統帥,司馬朗為行軍主簿,郭嘉、賈詡二人為兵馬參知軍師。張飛為左翼騎兵之長,其長子張苞為副將,隨軍出征。

鞠義為右軍,領二萬“先登死士”為先,並三萬步兵為輔助。高順居於張、李二將之後,可戰則戰之,不可戰則怠之,聽從劉辯中軍的命令。

馬岱領馬步兵四萬人,為後軍之策應。

張遼、李典二人的左右先鋒,是他們曹魏的三萬精兵,由二人分掌之。高順破軍、陷陣二營共計萬人,協從兵馬三萬人。左右二翼一部五萬人,一部四萬人。

後軍馬岱四萬人,趙雲統兵七萬人。劉辯中軍加上馬濟的三萬禁軍,共計八萬人。再加上草原各部協從兵,周泰、蔣欽的三萬水軍。

共計三十八萬兵馬,號稱七十萬水陸大軍,一起向兗州進發。

公元212年七月,晉軍攻打兗州剛剛過去三個多月的時間,兗州地域紛紛失陷,折損兵馬五萬餘人。

曹魏僅存的精銳兵馬不到兩萬人了,曹魏雖還號稱兵馬十五萬。可那些也不過是臨時招募的鄉勇罷了,根本就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也沒有經過戰場的打磨。

再加上這一段時間,曹丕醉生夢死,司馬懿雖掌兵權,可自曹家三分以後,他好似也消磨掉了誌氣一般,每天關閉府門,不見客,不理事。

公元212年九月,濮陽東麵的臨姚關陷落,西麵的蒲阪渡被晉軍攻破,北麵又有黃河相阻,黃河北岸,有晉軍十餘萬大軍陳列於此。自此濮陽好似不設防的大姑娘一般,全麵暴露在了晉軍的攻勢之下。

十月,天氣開始轉冷,黃河開始結凍,不利於大規模的行軍作戰,晉軍隻好暫時停止了攻勢,以待來年春天再度發兵。

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曹魏駐守的兗州一地,被晉軍重重包圍,人馬不得過,連秋糧都沒有來的及收割。故濮陽城中的糧食也就隻夠三個月的軍民食用。

至於兗州南部,也已經全部陷入南楚軍隊的鐵騎之下。而曹丕非但沒有更加的勤勉,反而每日在濮陽王宮之內飲酒作樂,與宮女嬪妃廝混,全無人倫之相。

城中兵馬、百姓,飽受離亂之苦,每天衣不果腹,再加上魏軍的接連失利,根本就沒有來的及準備棉衣禦寒。每日凍傷、凍死的軍民高者千餘人,低者也有數百人。非戰損失人員,比戰場上死的還多。

在正月初一新春佳節之日,曹丕在宮中宿酒,腳下失穩,摔倒在了地上。待其清醒之後,曹丕神智全失,遙指馬為鹿,遂逐之。口中稱言:

“逐鹿!逐鹿!這天下都是我的!都是我的!”

結果從宮門前的台階之上滾落下來,摔斷了腿,每日昏迷不醒,經醫官診治,曹丕隻剩下了不到半月的壽命。消息一經傳開以後,濮陽城中的軍民,開始向外投降晉軍,並被一些人打開了城門,放晉軍入城。

劉辯在接到消息以後大喜,遂下令入濮陽城,迅速占據了四方城門,肅清了城中的反抗勢力。城中的貴族,劉辯以他們從賊反叛為由,全部被貶到了西北蠻荒之地屯墾荒地。

司馬懿不堪受辱,於府中自盡,曹丕被其內侍捂死於被褥之中。劉辯聞聽消息以後,感慨萬千,尊曹丕為魏恭王,以二心之罪,斬宮中所有內侍。

曹丕被劉辯葬於曹操王陵之畔,至於僅存的曹魏一萬禁軍,被劉辯下令與曹丕陪葬。

至此曹魏勢力逐漸被肅清,劉辯從北方各地拚湊了一下,調來了可供兗州三年食用的糧食以及各種物資。並減免兗州各地三年農業、商業稅負。兗州之地,全民歡慶。

又八日,公元213年正月十五日,劉辯與兗州軍民共度元宵佳節。二月初二,劉辯於洛陽祭祀皇天後土。開始兗州屯墾事宜。

三月初三,劉辯與劉協會於兗南地區,商定了邊界之後,劉辯回軍長安。

回到長安以後,劉辯下令敕封薊城為北京,長安為西都,洛陽為東京,建安郡金陵石頭城為南京。

至此,北方暫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