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宇宙飛行士(下)(1 / 2)

你感受過絕望嗎?

第一次感受到心情壓抑是隨手在某個期刊上看到的這一句話。那個時候還小,不懂得為什麼人們會用“絕望”來形容自己的感受。直到我後來在家暴之下失聲痛哭,我才知道,世界真的可以是漆黑一片的。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正是爸爸的頭七,媽媽守著爸爸的照片,背影看上去就像一具沒有靈魂的屍體。

至今,我的背上依舊留著那時候留下的疤痕。

“我想大家都收到了我列的瀏覽清單。從餘心怡電腦的曆史瀏覽記錄來推測,餘心怡大概是獨生子女。除了她以外,家裏人很少用電腦。而從她瀏覽的網頁和虛擬賬號的形象來看,她是一個有自殺傾向的人。”

我一邊說,一邊打開電腦的郵箱,這樣能夠讓他們看得更加清楚。

“你們看,這是我委托我弟弟幫我調查的餘心怡的交友情況。他給我的答複中最直接的一句話是:‘大家都更根本沒有人真心做她的朋友。’這樣看來,餘心怡在學校一直是處於被排擠的狀態。即便有來往,也不過是在利用她而已。”

弟弟發過來的郵件裏最後寫著:姐,我是否無形之中也成為欺負餘心怡的一份子呢?

我無法回答他這一句話。王詵是一個遲鈍的人,往往不會注意到別人的心意和處境。如果將他也歸納在那些人之中就太可憐了。而且,他的這份遲鈍有一部分是因為小時候我對他過度保護了。

“我覺得,餘心怡並不是一個過激的人。相反,她心思細膩,敏感多情。我認為,她的這次自殺並不是因為受到某種刺激的,而是很早之前就產生的念頭。隻不過,她在上個月付出行動。”

“我不接受你這種解釋。”小英冷冷地說,聲音和表情比我想象中冷靜得多。但是握住杯子的手出賣了她,杯中的奶茶因為她的激動而泛起了波紋。“她成績那麼好,性格也很好,怎麼會因為這樣就自殺。肯定是因為在學校受到欺負了,你再去問問你弟弟吧。”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小英眼睛裏的東西,大概就是“希望”。她在“希望”著些什麼呢?說事實就是像她所說的那樣嗎?還是在期待我會給出和現在不一樣的答案,更加“具體”的答案。

“你說得並沒有錯。”我說,“餘心怡的確在學校受到欺負,但並不是‘暴力’,而是‘冷暴力’。我弟弟跟我說過,餘心怡曾經向一個人表白並被拒絕了。我弟弟和餘心怡並不相識,可見,這件事情至少在年級傳開了。在同學的心中,她是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那。。。”

“但是凶手是餘心怡自己。”小英隻說出一個字之後我便打斷了她。“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沒錯,根本沒有人想過餘心怡會死,包括她的同學、老師和父母。大家都無法理解,為什麼要選擇走這一條路。

我的這一句話直接激起了小英的憤怒。她站了起來,一隻手抓住了我的衣領。桌子上的奶茶因為她的動作而晃了一些出來。她的臉上仿佛寫著:“你再說一句話,我就揍你。”

。我自然識趣地閉上嘴巴,等她冷靜下來了我才繼續開口說話。“你們有聽說過一句話嗎?‘有些人十七歲死去,七十歲才下葬’。餘心怡大概認為,自己已經死了吧。那麼還有一個理由,你們要不要聽聽。”

這個時候,小英才真正地抬起頭看著我的眼睛。

“大概就是家裏的原因吧。你們知道,我去過她的房間,自然也就進了她家。那天剛好是周六,下暴雨,天空陰沉沉的。所以我們打開了燈。可是你們知道嗎?餘心怡的房間裏並沒有書桌,那麼學習的地方自然而然就隻有客廳了。可是對於學習的地方來說,客廳的燈太暗了。而且,他們家雖然也有生活的氣息,但是終究還是給人‘冷清’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