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對壇子說:"軍人如果沒有接受過體罰,就不是軍人,這是各國的老規矩。"
壇子說:“嘿喲,咱葫蘆咋進步這麼大呀,看來還是沒罰夠數,找機會接著罰吧,您呢。”
罰站是最通常的現象,通過班、排、連長的輪流訓話,把隊伍集合在一起,針對少數學員的缺點錯誤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嚴厲批評教育。有時候,原地站立一兩個小時。站到腿肚子轉筋,雙腿發抖人發虛。
不管是有錯誤的,還是沒有錯誤的學員都統統站在一起,接受訓話,老虎蒼蠅一起打,香肉臭肉一鍋燴。
直到大家回到宿舍後,學員們互相之間為了不再有下次的重複性集合罰站,大家主動去耐心說服幫助個別有缺點錯誤的學員,幫助上級解決好學員之間或者學員個人的問題,努力修正那些被批評的問題,免除繼續被罰,實現學員自律的主動機製。這叫學員之間互相幫助,步調一致,共同進步,不讓一個學員掉隊。
還有個別單練。
讓隊列訓練動作沒有達標的人員重複一個基本動作,站在操場上不斷重複稍息立正,或者齊步走分解動作,1、2、3,原地不動,擺出每一個分解動作,原地重複。每個動作都要持續到渾身肌肉哆嗦,汗流浹背。
葫蘆當時在日記裏對嚴厲的訓練,寫了一些感受:
入伍訓練,關鍵是調教學員的思想,要抹掉那些多餘的不服從意識,要齊步走,而不是各自走自己風格的步伐。無論你是有什麼道理,統一步伐聽從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那些自認為有道理的道理,都是等於零。一個武裝力量,必須有完全一致的行動,否則無法完成艱巨的任務,無法犧牲個人的利益,完成國家賦予的使命。
葫蘆在後來的日記中對此有了新的看法:
看似過於嚴格不講道理,實際上是最好的講道理,沒有這樣的訓練就沒有以後的戰鬥力。
這段新認識,是在以後的軍事生活磨練中,不斷認識到的。在當時,還沒有真正體會到。軍事生活能夠不斷提升對於體罰現象的理解,這裏很有學問。
想做一名合格的軍人呢,還是一名這是穿過軍裝卻沒有經曆過嚴格訓練嚴格要求的那種機關兵、文藝兵呢。實際上凡是經曆過嚴厲得讓你做夢都能不安,常會夢中驚醒緊急集合,背著一個五十斤沙袋越野奔跑,提著鋼槍匍匐前進,滾泥塘爬障礙。。。。。。那才是有點軍人的意思,那才是受過一點軍事訓練,如果加上葫蘆所經曆的各種考驗,一定會雄風四起,八麵威風。因為葫蘆還有海上的考驗和戰爭風雨的洗禮,那是後話。一個軍人不能選擇生存的條件,隻要部隊需要,那就是要服從,就要無條件執行任務,沒有商量。
因為戰鬥員,是隨時需要犧牲的,需要玩命的,命都可以不要,還要啥可以懼怕呢,這就是軍人,就是與其他人所不同的。正如毛主席的名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個軍人就是要這樣,才是合格的。是能戰鬥能視死如歸的。
葫蘆是從部隊回來後,走到地方在所從事的管理工作中,逐漸感悟到,隻有部隊的這個辦法好,可以達到令行禁止,可以有戰鬥力。
葫蘆在一九七六年五月二日的日記裏這樣寫道:最磨練的是思想意識,從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中解脫出來,回歸於有組織有紀律,有法必依,有令禁止,這個過程是老百姓到軍人的一個根本性的改變。看書多,見識多,不等於是一名好戰士,不等於是一名合格的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