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老海軍(一)(1 / 1)

第七章、老海軍 (一)

訓練團的教官,普遍很年輕。聽青年教官說,有幾位不出來授課的老同誌,其中有原國民黨舊軍隊留學回來的,電訊、國際信號玩得很好。

葫蘆的教官是一位北京人大附中畢業的青年,他也愛看書。葫蘆有時被叫去,協助他批改學員作業,混熟了。也算是作為交換,或者交流吧,葫蘆可以從他那裏看到幾本內部讀物,比如《文史資料》等,《文史資料》多是一些政協元老人士記述曆史事件和見聞。

此讀物,原先葫蘆在家看過,是鄰居朋友家長拿回家看的,從另外的角度看待曆史,描寫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曆史故事。

作為交流,葫蘆把兩本書借給教官看,一本是《世界史話》作者美國人,從西方角度看世界曆史,另一本是合訂本,是指導員警告葫蘆不要再看和傳閱的《紅旗飄飄》。

葫蘆多年一書換友,以書會友的習性總也改不了,盡管有風險,但是,葫蘆已經輕車熟路,抱定了書是精神食糧不能吃不飽的信念。

經葫蘆的教官熱情介紹,認識了一位比較深沉的老教員,他就是一位來自舊軍隊的老海軍。

直到將要畢業,葫蘆的教官才透露出這位老者的情況。而這些,其實葫蘆已經知道了。

他參加過多次海戰,是國民黨海軍,北伐時期、抗戰時期都經曆過激烈的海戰。福建人,屬於閔係北洋老牌海軍幫的,英語超群。十五歲登艦當水兵,一九二二年在永豐艦(後稱為中山艦),在孫中山、蔣介石、海軍驕子陳策(抗日失去一條腿,人頌獨腿將軍)指揮下經曆二次護法,迎戰陳炯明叛軍,同舟共濟。後被送往英國,學習電訊和信號,參加過抗日戰爭,後被華東解放軍留用創建人民海軍,五十-六十年代職教,因身上彈傷累犯,七十年代收山養老,年過花甲,已近七旬。

葫蘆問:“為何如此高齡不告老還鄉?”

教官答:“他家裏已經沒有人了,都被日本殺光了。漢奸出賣,一個親人也沒留下。後來,他有個老伴,但受不起一些政治運動極左的衝擊,離開了。從此他就孤身一人,沒再娶,不願返鄉,怕回到地方後,遠離海軍,會受到不白之冤。”

葫蘆作為交流,還是照例將自己的法寶《紅旗飄飄》拿去,以書會友。老海軍看得也許十分仔細,也許期間轉借他人,借去倆月才退還。還書時,對葫蘆說,“書不錯,有曆史價值。生動具體,更加清楚,國軍必敗,我軍必勝。你學習上有疑問,可以隨時來找我。”

老海軍的大樟木箱子裏有常人見不到的好書好畫冊,其中有各國艦船及相關圖片詳解,包括各國男女軍裝禮儀介紹,海軍戰史等,國際信號教案等,令葫蘆大開眼界。

學信號專業,涉及許多艦艇番號,對於江陰。。。。這個名詞的來曆,課堂上沒有滿意的解說,於是葫蘆請教了老海軍。

經專家課外輔導,葫蘆茅塞頓開。一九三七年中日江陰海陸空大戰,慘烈悲壯。國民黨海軍與日本侵華海軍激戰百日,全軍覆沒,成為甲午海戰以來第二次中國海軍的恥辱。

葫蘆原先隻知道甲午恥辱,不知道中國海軍被小日本再次羞辱。

"。。。。。。中國東方,強勁倭寇自元朝以來,連續不斷,孜孜不倦,侵擾我中華已達到八百年之久。正是東方青木力克中央黃土,五行使然。

此勢,依貧道所見,永無止境。究竟有無破解方法?唯有徹底鏟除,別無他法。

否則國無寧日,延綿不息。有朝一日倭國再度舉兵侵占而同化之可能也不排除,此乃五行所為,方位所示。

倭國世代垂涎冒犯我河山從無間斷,似有愚公之誌,難以更章易幟。

即使戰後倭國投降,確依舊放棄戰爭賠款。自馬關條約以來,中國向倭國賠款,向倭國低頭,似乎已習慣成自然。

倭國深諳中華文化,脆弱儒風蔓延已久。故此以小國頑強淩大國儒弱,烝烝日上。

戰後,東方倭國從文化、經濟、技術、政治、軍事諸多門類依舊青龍騰飛。絕無比肩中土而世代相生相和之相,遺憾萬千。。。。。。"五年後,葫蘆旅遊,在秦嶺主峰太白山八仙台與張道長談及日本時,他手捋長髯,思考再三說出了這番話。

葫蘆挺認真,原話記錄在日記中,也許是海拔高接近四千米,書寫困難,字跡極為潦草難辨,藍色圓珠筆油已散開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