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速前進三十分鍾,——開始!”艇長命令,看來他也很興奮。
風馳電掣,高歌猛進!
太開心啦,葫蘆感覺得到速度快如烈馬狂奔,艇身前段常有飛起落下如同水上飛機在海麵展翅,掠著水麵疾馳。身臨奇境般感受著艙外的驚心動魄,狂放的豪情澎湃而生。在藍天白雲中,在遼闊的海麵上,腳下是快速哆嗦不止的海浪,身邊是激起的水幕像瀑布一樣壓向甲板,浪花飛濺水霧彌漫。凜冽的寒風夾雜著水汽迎麵撲來,在耳畔鼓噪著主機的喧鬧,全身筋骨血肉與轟鳴的鋼鐵快艇合為一體,熱血沸騰,氣衝霄漢。直至神清氣爽,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感覺,似乎眼前的海浪成為永不停歇的萬箭齊射,從艇艏不間斷無止境射來飛過。
“真他媽過癮,爽透啦!”葫蘆陶醉在感受之中,差點沒叫出聲來。
“速率不錯,五十九節。”技術員和專家在發動機和緩下來後得到了數據。
“超過了極限平均值。”
艇員們都知道,一般來講本艇的理論極限速度平均值是五十五節,這說明機械動力輸出傳送狀態極佳。艙麵人員都很高興:
“回去後輪機崗位一定會得到表揚,保養有方啊。”
“還是艇長有功勞呀,嚴格要求,重視保養。”有人開始抓緊時機讚美自己的領導。
“今天燃油少,沒魚雷。”艇長補充,好像不大願意接受說話人的美言。
艇長大大地輸了口氣,旁邊的一位總不說話的同事給了他一支煙,倆人足足吸了一大口。艇長終於笑出了聲:“快十六,最快的恐怕就是咱們啦,哈哈哈哈”
葫蘆費盡腦力狂算了一陣,59乘以1.852= ?頭上發熱,退下雨衣帽 :等於109?相當於每小時109公裏的航速!這是什麼速度呀,簡直太快了,可以賽過火車呀:
七十年代,特快列車分為普通特快列車和直達特別快車。
直達特快列車(Z字頭),最高時速150KM/H,實際平均時速在110KM/H左右;
特快列車(T字頭),最高時速也是150KM/H,平均時速在90—110KM/H之間(由於鐵路線的狀況不同);
快速列車(K/N字頭),最高時速120KM/H,實際平均時速在60—90KM/H之間不等;
普快列車,最高時速120KM/H,實際時速在60—80KM/H左右 ;
普客列車,平均時速一般在30—60KM/H之間。
看來坐下的魚雷艇可以與特快列車有一拚了。葫蘆當年還沒坐過飛機,這可是他成人後感受到的首次絕無僅有的最快速度,是無與倫比、心花怒放、最開心、最有趣在艙外體驗過的極速玩耍。
比起陸地上葫蘆自以為最刺激的軍用三輪摩托和軍用吉普車在沈陽軍區某訓練場的草原上歡跑,還要來勁得多得多,簡直無法在一個層麵上相比。這是多麼壯觀,多麼刺激呀。終身收益,想到了就開心,就心跳,就玩味無窮,就樂在眉梢。
如果,不是魚雷艇有過世界海戰的輝煌;沒有過擊沉蔣軍大艦的豐功;沒有井岡山朱、毛大聖親臨艦艇的足跡;魚雷艇在葫蘆的心目中就不會有如此這般的範兒。這是由來已久的憧憬,是凝聚了霞光萬道輝映金色群山般的魅力使然。
這是速度加沉澱的組合,精神與物質的互動。魚雷艇雖小,沒有盾牌,卻是一把利劍,是勇者的好幫手,可以在海上拚刺刀,可以玩群狼戰法,可以有騎兵的樂趣,承載了傳統戰士的無畏氣概,可在視距範圍內亮劍,直接看到毀滅敵手的戰果。有點各國槍手鍾愛AK-47步槍、山姆警察鍾愛左輪槍,蒙古和哥薩克騎兵鍾愛馬刀那樣,雖舊尤新,玩味無窮,有血性,有肌肉。
魚雷艇在葫蘆的心裏太有分量啦,能有機會在海軍當兵首航遇到這般經曆,屬於老天眷顧,三生有幸。
多次在歲月長河中,葫蘆依舊可以夢中重複這次航程,一遍又一遍地風馳電掣。
以至於,葫蘆一聽到或看到——風馳電掣這個成語就反應出震撼歡快的感受,在葫蘆的理解中,這種速度不是看到別的物體瞬間飛過,而是自己飛奔如電。這四個字已經成了葫蘆能夠開心的條件反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