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帶走情誼(3)(1 / 3)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宋·蘇軾

喧賓奪主、概念模糊、撥亂反正

部隊是幹什麼的?

這個問題已經被明確擺在了眾多人議論的桌麵上來。

誰都會很清楚,部隊是為了打仗的,是為了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國家利益爭端的,是國家的忠誠衛士。

但這個定義,被各種似乎璀璨昭然華麗的解說給模糊了。部隊內部長期存在的極左路線使人們不專注於軍事,許多離奇古怪的做法使得軍事思想和軍事化理念及行為成了名聲不好的爛包袱,成了近乎需要不能理直氣壯提倡的事物,需要嚴密的包裝和修飾。否則動輒就說你是單純軍事觀點;是隻專不紅;是維武器論;是思想不過硬;是軍事怪帥不講政治;是缺少靈魂------。

尋其根源,在於非戰爭環境中的假軍人或別有用心的好事者在武裝力量的定義上畫蛇添足,這些人在“忠誠”這個衛士的定語上把文章作大發了,主語被華麗的修飾後負擔沉重,步履維艱。

和平的紅火年代在不斷疊加定語概念,出現了諸如排比句式的定語: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忠於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忠於無產階級專政,甚至忠於領袖、忠於偶像。忠誠的範圍不斷延伸擴大,變成了“三忠於,四無限”以至於“忠不忠,見行動”------事事處處時時無處不在的紅色定語,使得加定語體量巨大,不見首尾的龐大組合概念附庸前置,使得虛實混雜,主語模糊。實則其反,“忠”成了無所不在的虛幻浮雲。

“忠”已經被用爛了,“忠”字結構在難以聚焦的散亂現實裏,喪失了指向性,“中”與“心”形成了上下分離。人們的腦子裏對軍隊是國家衛士這個基本概念幾乎混亂,如何是一名合格的軍人,似乎不大清楚了。

落實到部隊基層,落實到每一名戰士的平時表現,是看重那些與作戰非直接關聯的種種形式,展現羅列出使人眼花繚亂的考核標準,考核“忠誠”度的EXCEL表格在不斷細化延伸經緯縱橫:

第一大項,內務衛生:1)被子是否豆腐塊;2)著裝是否整齊幹淨:3)皮鞋是否有光,4)臉盆掛著的毛巾是否潔淨,耷拉下的,盆邊折疊落下的一截毛巾是否正好四橫指長度,是否水平;5)牙刷是否毛刷在上,是否保持居中上下一條線;6)床單是否平整,是否潔白;7)蚊帳是否白天摘掛在床頭整齊;8)床上不能有書本雜物,軍帽要五角星擺正,軍帽要正好擺在被子前端的枕頭正中;9)床下的拖鞋和解放鞋橡膠鞋是否鞋尖距離床下橫沿十公分,鞋子之間靠攏,與床沿成九十度角;10) 屋內窗明幾淨,一塵不染;------

第二大項,軍容風紀:坐在室內要挺胸拔背,不到就寢時間不得歪靠被子上;------

上述兩項硬性指標,要堅持日複一日,周複一周,月複一月,年複一年,來不得鬆懈。靠毅力來完成,靠習慣的養成。這倒是並不費腦子,隻是費事,費體力。其效果很值,是能增加三分之一強的上級印象中的優秀值占有率。

據說這是軍人提高戰鬥力的基本保證,你若對此有異議和半點輕視,如同冒犯天條,必遭萬炮齊轟,必死無疑。

紅軍井岡山時期是否有這樣的軍條,有待考察。蘇聯紅軍斯大林反擊戰大獲全勝是否朱可夫使用了這個秘法,不見史記。中國祖輩曆代成功戰例是否有充足論據支撐,似乎也無從考證。

相對費神的是下麵的內容。老莊曾在與葫蘆的聊天中用多年親身感悟諄諄教導並指點迷津:

軍人思想品德的表現:

要看你做好人好事的頻繁度。勤勞的雙手最好總要拿著抹布、掃把、拖把在領導的視線中不斷忙碌,盡管窗明幾淨,盡管設備一塵不染,盡管地麵幹淨,盡管戰位的油漆已經被擦掉了表層漆麵露出了底漆,然而你還是要去一絲不做到滿臉汗水。抹布、掃把、和拖把這三樣你的常規武器武器一定不要不離手,一定不要在乎重複性勞動,別人已經掃過的地麵,你也要來一次覆蓋,再輪兩把掃帚,被領導看到後成績就歸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