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本來簡單,何必複雜對待(1 / 2)

你有你的驕傲,我有我的自豪

很多人都知道“寸有所短,尺有所長”的道理,可還是習慣用自己的劣勢和別人的優點比較,然後活生生地被自己的自卑擊敗。

他們要陷入懊惱很簡單,隻需要隨時看到對方光芒四射的樣子,再反省自己不及常人的地方,兩相對比,自卑就已成立。

國人的自卑似乎是天生的,它被當作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我們永遠比不過父母眼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技不如人,永遠被親人捉住短處,然後被毫不留情地拿來和優秀者較量。

被父母洗腦是我們自帶的優勢,我們很容易被血緣和溫情綁架,漸漸學會了看著沸騰的油鍋說著不燙。

我們變成了這樣的自己,一個沒有別人逼迫,也能自卑到極點的自己。好像我們從未成長,好像自己生來就是無用的。

我有個朋友在創業,他選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打拚,項目很棒,產品的概念很新,市場前景可觀。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他的應用軟件能夠帶來移動通信行業的全新變革,值得開拓,去找投資人拿到投資根本不成問題。

可是,自他創業以來,他一直糾結著要不要去讀研究生,要不要出國學習。因為他的猶疑不定,項目進度異常遲緩。

他多次問我的意見,我都堅定地告訴他,要盡快把自己的項目做好,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不能快速更新產品,無異於自殺。

他不置可否,每次我回他一大堆話,他就隻回一個“嗯”字。我有點失望,決心再不要自以為是地勸他,可每次看見他陷入困境,我就又忍不住想拉他一把。

百般無奈之下,我甩給他一句話:“如果有人做出了和你類似的產品,你就來不及了。”

他卻告訴我,他覺得自己學曆一般,不會管理,不是極客,他要再花幾年時間慢慢去學。

他的想法根深蒂固,我知道自己勸不動他,索性就隨他去吧。

他要跟別人比學曆,當然會相形見絀,但創業和學曆無關,不會管理也不是硬傷,一開始誰也不是一下子就會帶團隊,這要在創業中逐漸探索。極客更不是問題,雇兩個極客,技術問題就迎刃而解。總經理無須事必躬親,支付寶也不是馬雲自己敲代碼做出來的啊。

他繼續猶豫不決,總覺得自己差勁。看到周圍人拿了留美的學曆回來,他能氣得半夜翻身流淚。

但是他沒看到,自己搭建好了產品架構,優化了網站界麵,招到了優秀員工,項目運營也可圈可點,一招一式自成一派。公司身形輕巧、閃躲得當,避開了許多創業公司常犯的錯誤。

在我看來,他是很優秀的,遺憾的是他從來不這麼認為。他不覺得自己是別人眼中的卓越者,甚至越來越消極懈怠,隻顧著沉迷於自己的世界,喪失了往日的英武瀟灑。任誰看他一眼,都會覺得他一臉苦大仇深。

他用了將近一年時間批鬥自己,公司業務遲滯,他仍是每天愁腸百結,糾結於要不要想辦法獲取一個出國深造的機會。

終於,我在參加一次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時,發現了展覽中有一款產品,和他的構想幾乎一樣。

我的惋惜之情油然而生,我想這種惋惜大概不亞於他吧。

我告訴了他這個消息,他隻說了一句:你看,我就是這麼差勁。

我真的被他逼到無話可說,他明明有實力可以做好,錯過機會還要抱怨自己本就不好。如此自暴自棄的程度,堪稱自黑界的鼻祖,也真讓周圍的人失望。

我從不會用雞蛋去碰石頭,用它碰鵪鶉蛋還差不多,畢竟它們是同類。比較也要出水平,哈佛畢業生不會傻到去和嬰兒比喝奶。

嬰兒有嬰兒的柔嫩可愛,大學生有大學生的氣質風采,這麼簡單的道理誰都懂,可為什麼總有人拿著別人的驕傲來懲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