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本來簡單,何必複雜對待(2 / 2)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都把自己幻想得很完美。我們希望每個方麵都能拿得出手,既要擁有高大上的履曆,也要財富盆缽滿溢,還要愛得熱烈婚姻美滿。我們想要的無窮無盡,這不僅來源於我們要求彌補自己身上天然的瑕疵,還源於我們內心隱藏著的貪婪。

對於我的那個朋友來說,在他創業之前,就顯示出近乎強迫的完美主義傾向。他買回來的每件衣服,都會被仔細翻檢,衣服上所有看得見的線頭,一律要被剪掉。就這樣,每次出門前,他還要再翻看一遍自己的衣服。

他喜歡別人走他左邊,但他從不告訴其他人,隻是每次當別人站在他右邊的時候,他會默默地走過去。

創業之初,我告訴他產品有了雛形,就可以嚐試上市,之後,用快速迭代來不斷完善產品,這不僅能給用戶帶來新的期待,也可以充分反映市場中產品的動態,持續改進產品。可他偏不,他說喬布斯是他唯一的偶像,他就要一切做到完美才肯讓產品麵世。

結果顯而易見,他本來是想以移動互聯為入口,卻被別人搶了先。如此一來,他要費上幾倍的努力才能把對方份額搶過來,否則就要抱大公司的大腿。

可是,像他這樣萬事講究,恐怕也不肯低頭依附其他公司。

因為他完美主義的性格,他便不懼以軟碰硬,還偏要拿別人的優勢氣瘋自己。可他自己的長處呢?他似乎又短視到根本看不見。

當然,除了追求完美外,這樣的人還少不了另一個特點,那就是不能充分了解自己。

明明已經在創業,非要中途去拿學曆;明明可以雇人去做,非要自己親力親為。

不是金剛鑽,就別攬那個瓷器活。強行去做,隻能是摔了盤子又打了碗。

很多人有一技傍身,可唯一不英明之處就在於定位不好自己,結果錯失許多機會。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隻是一味地模仿別人,向另一類人靠攏,最終隻能是連自己都失去了。

其實,他有他的驕傲,你有你的自豪,你們互不妨礙,也能共同發展,為什麼你不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呢?

我有個朋友,畢業那年來找我聊天,說自己不知道將來到底幹什麼。

他問我的近況,然後感歎說要不我也去寫作吧。

我告訴他,寫東西可真的要有耐心和毅力,還要承受各種來自市場的打擊。

他一笑,說:“那好吧,我去跟你玩創投。”

我苦笑,問他:“你自己有想做的事嗎?”

他說:“不知道。”

我無奈,繼續問:“你喜歡自己在學校學的專業嗎?”

他說不喜歡:“那個誰誰去做了律師,我也想去,可我專業知識不如他。我有個學姐,去做了銷售,提成很高,我覺得這個也不錯。”

我說:“那你可以去試試呀。”

他懊惱,而我又不善言辭,沉默了半個鍾頭,我開口問他:“你不是考過了會計證嗎?”

他一拍大腿說:“對啊,我當初還考了會計呢,工作幾年我就去考注會。”

他的工作終於有了方向,可我好奇,為什麼人總是那麼不了解自己。

我了解自己的方式是通過寫作,寫作能深入挖掘內心,讓我了解自己究竟在想什麼。當然,我認為所有和表達內心相關的事,都能讓你發現自己。比如縱情歌舞,比如靜心繪畫。

可能不了解自己的人都相對浮躁,看到什麼風向都要追著跑,跑著跑著步伐就亂了。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優勢在哪兒,軟肋又是什麼,怎樣揚長避短,而非以卵擊石。

你的人生由你做主,你無須看向別人,隻要你能發現自己的特質,並堅持不懈地挖掘下去,那麼,別人驕傲又怎樣?你永遠是最精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