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人可以那麼拚?”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但我看看他,似乎就明白了。
一個永遠不知道一分錢能難倒英雄漢的人,一個永遠不知道承擔負重需要屈膝彎腰的人,怎會理解一無所有就是拚的理由?
對於這些富二代來說,奮鬥不是必要的,如果有,也隻能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愉悅和讓自己充實。
我的學妹小靜家境不好,長相一般,但考上了一所非常不錯的學校。大學期間,她的家難以負擔學費,要靠國家的貸款才能完成學業。每學期開學時,班裏都會通知她申請貸款,而這貸款的額度是固定的,在有限的金額中,班裏審核通過的人越多,分攤在每個人身上的錢就越少。
小靜很需要錢,但她性格內斂,不願開口講明這個規定的弊端。她知道,班裏有幾名同學,他們的家中還算富裕,卻想要得到這筆錢作為零花錢。
這對小靜來說很不公平,我曾經勸過她:“如果那筆錢他們不該得,你就應該在評審時說出來。”
小靜的表情顯得苦澀,她說:“這樣我會得罪很多人。”
我知道,她隻是個普通的姑娘,害怕被同學孤立。一個本就自卑的女孩子,心理脆弱會使她喪失勇氣,她隻有妥協,才能換來立足之地。
結果,那幾個家中有錢的同學勾結班長、團支書,輕鬆通過審核,每人都拿到了幾千元的零花錢。貸款打到卡裏的當天,他們就去吃大餐慶祝。一頓大餐,就花掉了將近一半的錢。
小靜知道了,坐在學校秋水湖旁的草地上抱頭痛哭。因為他們吃飯花掉的錢,是小靜半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
就在那天晚上,小靜給我打了電話,她對我說:“學姐,我一定要變得強大勇敢。”
我告訴她:“你一定可以的。”
第二天起,小靜像是變了一個人,她不再一聲不吭、懦弱沉默,而是逐漸放開自己,讓自己變得敢於言說、獨立自強。
她的同學開始在宿舍看不見她,任何不上課的時間,小靜就泡在圖書館裏,吃力地啃噬大部頭著作和教材。她買兩個麵包,拿幾本教材和習題集,就能一天都不出圖書館。
她愛喝涼開水,冬天也是如此。我很好奇地問:“涼水下肚你難道不覺得腸胃難受嗎?”
小靜說:“涼水有種力量,能喚醒你的身體,讓你振作起來。”
“哦,好吧。”我還以為小靜自小就愛喝涼水呢。
但是,誰也沒想到,她這樣的奮鬥沒換來同學的敬佩矚目,而是換來小肚雞腸者的冷嘲熱諷。有的時候,我真為國內的教育環境感到悲哀。人們在環境的影響下爭先恐後地追逐利益,提到拚搏卻又都喪失了鬥誌。
這也是小靜的悲哀。
很快,她的貧困出身和艱苦奮鬥就被人生拉硬扯成一段草根妄圖逆襲的悲苦段子,這段子在同學間傳播開來。
小靜被描述成了一個窮得掉渣的人卻試圖用努力克服命運的詛咒,最終卻被自身的性格牽絆,仍然見識鄙陋、不善交際。在未來的工作中她也很難受人待見,必將變成重新跌入麻雀窩的死讀書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