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以為隻有影視劇中跌倒時互啃嘴唇、轉角處擦肩未見的橋段才叫巧合才叫命運,直到小韓提醒我說,不是狗血的才叫巧合,巧合也可以唯美。
“現實中哪有那麼多巧合?”我問她。
小韓笑著說:“巧合就是彼此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產生聯結,就像你們會同時說出一句話,就像你想他的時候他突然打來電話,就像在關鍵時刻他給你托夢。”
小韓笑意盈盈地講起她的故事,確切地說,不是故事,而是片段。
她說:“我們已經幾年沒再相見,可我卻常常在某個瞬間恍惚怔住,好像這一刻,發生著我和他的一個故事。剛剛講到這裏,他就發來一條信息,問我最近過得怎麼樣。我就怔住了。
“我們已經幾年沒有聯係,他卻偏偏在這時發來短信,難得的一句問候,喚醒了我的全部記憶。
“曾經,我們還是戀人,我們無話不談,感情融洽。因為牽涉到父母的意見,最終我們不得不分開。我們各自痛苦了好一陣子,才從不甘中走了出來。
“駛向幸福的列車戛然而止,我們滿懷失落從列車中走出,僅深望對方一眼,便不得不轉身離開。
“我們再無聯係,我們都試著遺忘對方。直到那一天,我見到似他存在般的場景,他則在同一時間發來短信。”
講到這裏,小韓問我說:“你覺得這是巧合嗎?”
我點頭。
她說,感情上的事最是古怪,人們要用常理判斷顯然就會有偏頗。
兩個人仍被對方吸引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還透著無限默契。
比如你約見一個男性朋友談論工作事宜,因為怕被敏感多心的男友發現,你就專門將時間調開,或把地點選得較為偏遠。你以為萬事大吉,卻不料男友還是在你的身後出現。你們彼此滿臉驚訝。於是,他開始質問你,你又馬不停蹄地向他解釋……
彼此明明都不知情,卻誤打誤撞到一起,這是偶然嗎?這該怎麼解釋呢?
我依舊潑她冷水:“小韓,這是小說劇本的套路,生活哪有那麼玄?”
小韓很是執著地問:“你仔細想想,有時候,你在冷風中等對方的時候,是不是對方恰巧為你帶了一件衣服?”
我說:“這倒有。”
小韓笑著說:“你在想,我穿得少了,不過來不及去取外套,他馬上就到了。而他在想,她可能會穿少,我該為她帶件衣服。結果真的,你穿得少了,他為你帶了衣服。“
我恍然大悟:“這叫惦念。”
小韓沒理會我,兀自說話:“有時候,他問你假期想去哪裏,你們不約而同說出同一個地名。然後你問他‘你怎麼會想到那裏去’。他說‘我以為你會喜歡那裏’。而你則驚訝地說‘我也以為你會喜歡那裏’。結果,你以為他喜歡的地方,竟是他以為你喜歡的地方。這下好了,你們可以去那個地方度過一個完美的假期。”
我說:“這叫了解。”
小韓搖頭說:“不對,你聽我說。比如你在外地一人勞苦奔波,為怕家人擔心,即使重感冒也不和父母說。可是,你剛剛臥床不起,鼻子堵得難受,忍受著逼人的藥丸藥水氣味,父母卻剛好打來電話。而他們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天涼,別感冒了’,你頓時心生熱流,生病期間情感最為脆弱,你的眼淚止不住撲簌簌落下。你心裏想,他們怎麼打來得正是時候?而父母聽到你濃重的鼻息,竟語出驚人,‘我說這兩天怎麼總有不好的預感,總覺得你要病了似的,昨晚還夢見你喝著苦澀的湯湯水水,塞著藥丸。今天我就趕緊給你打個電話問問,結果你是真病了,怎麼不早點告訴我們?’這是了解嗎?”
“對啊,這不是了解又是什麼呢?”我擰眉想了片刻,告訴小韓說,“對,這是默契。”
當兩個人走近彼此,過於了解對方的時候,許多事情就不再是偶然,而是必然。
一對夫妻生活在一起,時間一長,他們不僅思想、做法趨於一致,連相貌也越來越像。這就是所謂的“夫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