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伏爾泰曾經提出一個謎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是最快的,也是最慢的;是最容易分割的,也是最廣大的;是最不受重視的,也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事物生命不絕?”
智者查帝格想了想,回答說:“時間。”在他看來,時間是無窮無盡的,可以無限延伸,但是,一旦我們沒有把握住時間,時間就會在浪費中變得越來越少,以至於我們常常來不及完成計劃;對快樂的人來說,時間往往過得很快,而在那些辛苦等待的人看來,時間卻過得很慢;時間可以無窮寬廣,也可以被切割成最渺小的幾個部分;時間沒有到來的時候,大家往往都不重視,等到它過去之後,又追悔莫及;時間可以讓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悄然而逝,同時也能將那些偉大的時刻凝固、永存。
伏爾泰與查帝格的對話有各種各樣的解讀,但實際上裏麵隱藏著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時間的管理問題,即隻有通過有效的規劃與管理,時間才能夠按照我們的意願產生應有的價值。從古至今,人們都意識到時間的重要,都知道時間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但是這並不代表每個人都善於掌控時間、管理時間。對於多數人而言,時間管理仍舊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時間管理的作用與價值。
事實上,時間管理的概念從時鍾被發明出來之後,就開始被重視。美國社會哲學家劉易斯·芒福德在《技術與文明》中提到了13世紀發明的機械時鍾,這些機械時鍾出現在寺院裏麵,最初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準時參加宗教活動。這時,人們已經有意識地開始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雖然管理的區域非常狹隘。到了1345年前後,歐洲人開始普遍接受一個觀點:1小時分為60分鍾,1分鍾分為60秒。這樣一來,時間被劃分得更加具體,而且也有了一個具體的參照標準,人的活動開始從自然活動中分離出來。幾百年之後經過工業革命,時鍾開始普及開來,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工具,與此同時時鍾開始改變整個世界的運作方式,而時間管理也成了一門“顯學”。
時間管理概念的出現給了我們更多把握時間的機會,它教會我們如何設定具體的目標、如何分解目標、如何區分重要和次要的事情、如何列出任務清單。讓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也有了更為精準的把握。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時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時間管理理論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體係。
有關時間管理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曆史,按照不同時代的不同需求與條件進行劃分,時間管理實際上經曆了四個不同的階段,這也是時間管理理論發展的不同階段。
——第一代的理論著重利用便條與備忘錄,管理者側重於如何在忙碌中調配時間與精力。
——第二代的理論強調行事曆與日程表,管理者明顯意識到時間管理需要側重於規劃未來。
——第三代的理論講求優先順序的觀念。管理者依據事情的輕重緩急設定短期、中期、長期目標,再製訂相應的計劃,設定最佳時間。不過為了避免時間過度緊繃,喪失彈性,很多人還是會適當運用前兩代的理論,以維護生活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