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發動了車,調轉車頭沿著來時的路緩緩駛離,仿佛駛入了幽深的黑色海水中,連紅色的尾燈也最終淹沒,什麼也看不見了。
千春拖著步子沿著主幹道朝有燈光的方向前進。公司的前輩們來過,所以介紹住的地方也還是那個叫做“蟹町屋”的民宿。這是村子裏唯一還在接待外來客的地方,也是為數不多的整夜都會讓燈箱閃亮的地方,要找到並不費力。
千春推開拉門,大聲地說“晚上好”。
老板娘立刻從裏麵走出來,殷勤地招呼著:“您好。”
“我是打電話來預定過的金城,”千春說,“請問還有晚飯嗎?”
“哦,是金城小姐啊。當然有的,給您預備著呢。”老板娘過來為她找出了消毒袋包裝的拖鞋,千春就坐在玄關開始換鞋。
老板娘在旁邊笑著問道:“今天有點晚呀,我還擔心您不是得明天才到了。是搭到了順風車嗎?”
“啊,”千春疲憊地笑了笑,“我的運氣還不錯,還趕上了班車?”
“噯?”老板娘驚訝極了,“是嗎?可是……我們這個鄉下地方呀,一般下午五點不到就沒有班車會再過來了。”
千春一愣,突然用手捂著臉笑了起來,笑得連肩膀都不停地顫抖。
老板娘被她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問道:“金城小姐,您這是……”
“果然呀,”千春在心裏想到,“阿赤說的真沒有錯,萬吉君是不會錯過任何一次演出的。”
她在民宿的玄關坐著,眼睛裏湧出了溫暖的眼淚。
(END)
後記:
這是《四季物語》中最溫柔的一個故事了吧。
其他三個都有些致鬱,但最後,還是想寫一個溫柔的故事啊。而且也跟之前一個故事中集中寫一個妖怪不同,想要在這個最短的故事裏寫最多的妖怪。
阿織、阿礫、阿赤、木乃先生和萬吉,分別對應的是什麼妖怪呢?
阿礫不用說了,就是用的山童。這種妖怪據說是河童秋天進山變的,樣子跟河童很像,禿頭,穿著樹葉裙。不同的是山童會喜歡吃炒麵粉,甚至人們給它吃炒麵粉能讓它幫忙幹活兒。如果捉弄山童或者不給它炒麵粉作為報酬的話,它也會給人搗蛋。不過總的來說不是什麼邪惡的妖怪。
阿赤就是洗豆精了,也叫作小豆洗,算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小妖怪。據說它經常在河邊和橋下洗紅豆,有些故事裏它會吃人,而且是老婆婆的形態。我在這個故事裏用了老爺爺的形態,讓他有了做紅豆沙的技能,是個脾氣不好但心很好的妖怪。因為據說小豆洗在東北地方曾經幫助娶親的窮人,在廚房做了許多原本吃不起的紅小豆糯米飯。
木乃先生就是樹神了,這種妖怪有很多說法,而且都帶著一點神靈的性質。有些是樹木在神社或者被當作神來祭拜,有些是有妖怪在樹上寄居,所以在故事就有點高深莫測。
最後是阿織和萬吉了。
阿織究竟是不是柴神呢?我覺得吧,其實看了也應該明白,阿織不是,因為供奉的手杖是拿給她丈夫的。而最後萬吉說的話,可能會是指阿織,也可能不是。所以阿織和萬吉究竟是不是柴神夫婦,這個可以隨意地去想象。
阿織是什麼妖怪呢?我想她可能是一隻寄居在柴神神龕裏的蜘蛛吧,是絡新婦。但沒有讓她在故事裏誘惑男人來吃,畢竟新世界了,即便是妖怪也會有點改變的。
可以多說一下的是柴神,它是在山路邊保有人安全趕路的小神,供奉柴火是為了消除疲勞,說是因為會讓步伐輕快,也被叫做“足輕神”。文中提到的供奉方法,是四國的土佐地區流傳的,不過想來在北海道用一下也沒有什麼關係的。其實說的柴神神龕是另一個世界交彙地也是實際存在的傳說,供奉也會有鎮壓的惡靈的意思,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平安。
最後文中的時間定在了“逢魔時刻”——這是最開始定的四季物語收尾的出發點。日本陰陽道裏的時間,日落前五點到七點,日出前三點到五點,陰陽過度的時間,這個時候人和鬼神會共存在時間。聽起來就是一個非常容易讓人想很多的時間,而且也是日本百鬼夜行的傳統內容,會有很多可以構思的故事。
讓妖怪們溫柔地給人類一點啟示,無傷大雅的驚嚇是必須的,也可能是鄉村的凋敝,讓妖怪們也很寂寞呢,對待外來者好一點,讓它們也很開心。
總的來說,這個故事,對妖怪和人都還不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