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嫁女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陳留郡為之震動。
得知張遼的身份後,閑言碎語也是隨之高漲,眾人也理解為何蔡府要將蔡琰下嫁於張遼為妻,這是礙於蔡琰的惡劣名聲,這才不得不將蔡琰下嫁給張遼這個出身不好的武夫。
真正為蔡府慶賀的人,少之又少。
張汛、臧旻和王邑三人同蔡邕交涉納采、問名、納吉等禮儀,張遼倒是清閑下來,靜候著婚期的到來,然後將蔡琰迎入西河郡守府邸拜堂成親。
這一日,李儒以朝廷使者的身份拜訪蔡府。
蔡邕在張遼這個未來女婿的陪同下,接見李儒。
見禮過後,李儒神色一凝,麵向張遼問道:“張郡守,你為何在此?”
“原來是李文優。”張遼眉開眼笑,漫不經心的回答道:“蔡府有女,張某特來求親。”
“哦?”李儒拉長音調,意味深長的恭賀道:“沒想到張郡守,將要成為蔡祭酒的賢婿,實乃可喜可賀。”
“蔡祭酒?”蔡邕眉頭一皺,不加掩飾自己的心意,當即不悅道:“蔡某尚是白身,何時成了祭酒?”
“在下踏進蔡府的時候,你已經就是蔡祭酒,董太師聽聞蔡伯喈的才名之後,這才派遣我來征召你入朝為官,擔任祭酒一職,容不得蔡祭酒拒絕,董太師給你臉麵,你必須兜著。”
李儒甚是跋扈,直接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就像是在一件既定的事實一般,容不得任何人有半點的反駁和不從。
張遼也發現了李儒的態度,他跟李儒在洛陽,有過幾番接觸,那時,李儒態度恭敬,對他多有請求和忌憚,現在,李儒直接不將他這個太守放在眼中。
仔細一想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當時董卓地位不穩,麵對諸多挑戰自然要緩緩圖之,對於張遼不敢以強勢態度對待。
如今董卓身居太師之職,大權在握,獨霸朝綱,將張遼這個的一郡太守不放在眼中也就在情理當中。
“董太師的狠辣霸道之名我早有耳聞,不曾想董太師麾下的一條走狗也如此的目中無人,真是有辱斯文敗壞禮儀。”
蔡邕憤然喝罵道:“董太師征召的好意我心領了,蔡某身體有疾將閉府休養,不能領受祭酒一職。”
李儒神色張狂,嘴角掛著戲虐的笑容,對於蔡邕的喝罵不屑一顧,在他看來,言語的中傷不能傷他分毫,這是無能的體現,大聲道:“蔡祭酒想要托疾不就,恐怕不能得償心願。”
蔡邕憤慨不已,高聲質詢道:“為何?”
“董太師有言:吾有滅人三族的權力,倘若蔡祭酒恃才傲物不遵朝廷征召,禍事臨門將在須臾之間。”
李儒的臉上洋溢著幸災樂禍的表情,輕視之態盡顯無遺。
“董卓匹夫,實乃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蔡邕怒氣洶湧,大聲斥責,然後甩袖而去,隻留下滿堂的怨憤氣息。
李儒笑而不語,蔡邕的反應,他渾不在意。
如果罵幾聲就能傷人的話,董太師早就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