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國和衛民剛剛走了沒有幾天,到了一個縣城裏,就聽見報童拿著報紙大喊:“賣報,賣報,宛平城開戰啦,賣報,賣報,宛平城開戰啦……”
宛平城開戰啦?這是怎麼回事?是自己聽錯了嗎?衛民心裏一驚,腦海裏閃現出無數個問題,他急忙跑到報童麵前,說道:“小弟弟,你剛才在喊什麼?我沒有聽清,你再給哥哥說一遍好嗎?”
衛國也急忙走到報童麵前,想聽聽自己剛才是不是聽錯了,那個報童說道:“宛平城開戰了,中日打起來了。”
衛民說道:“這是怎麼回事?”怎麼可能,中日怎麼忽然之間就打起來了?
報童說道:“日軍挑釁宛平城,宋哲元軍長已經下令反擊了,宛平城現在打起來了,哥哥,買一份報紙吧。”
衛民有些愣住了,日軍又挑釁了,他們這些年一直都在挑動中國人的神經,中國已經一忍再忍,一退再退,他們還是如此的咄咄逼人,難道他們還要吞並整個中國不成?
衛國看了衛民一眼,掏出錢來,說道:“弟弟,來一張報紙。”
聽見表哥的聲音,衛民這才如夢初醒,他和表哥一起看拿起報紙看了起來,報紙上麵報道了盧溝橋事變的詳細過程,占據了報紙的整個版麵。
報道如下:七月七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由大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荷槍實彈開往緊靠盧溝橋中國守軍駐地的回龍廟到大瓦窯之間的地區。晚七時三十分,日軍開始演習。二十二時四十分,日軍聲稱演習地帶傳來槍聲,並有一士兵(誌村菊次郎)“失蹤”,立即強行要求進入中國守軍駐地宛平城搜查,中國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一零旅第二一九團嚴詞拒絕。日軍一麵部署戰鬥,一麵借口“槍聲”和士兵“失蹤”,假意與中國方麵交涉。二十四時左右,冀察當局接到日本駐北平特務機關長鬆井太久郎的電話。鬆井稱:日軍昨在盧溝橋郊外演習,突聞槍聲,當即收隊點名,發現缺少一兵,疑放槍者係中國駐盧溝橋的軍隊,並認為該放槍之兵已經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時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槍聲非中方所發,予以拒絕。不久,鬆井又打電話給冀察當局稱,若中方不允許,日軍將以武力強行進城搜查。同時,冀察當局接到盧溝橋中國守軍的報告,說日軍已對宛平城形成了包圍進攻態勢。冀察當局為了防止事態擴大,經與日方商議,雙方同意協同派員前往盧溝橋調查。此時,日方聲稱的“失蹤”士兵已歸隊,但隱而不報。七月月八日晨五時左右,日軍突然發動炮擊,中國第二十九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確保盧溝橋和宛平城”,“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守衛盧溝橋和宛平城的第二一九團第三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的指揮下奮起抗戰。
衛民說道:“已經是兩天前的事了,也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盧溝橋事變是七月七日那天發生的事情,那天自己和表哥已經從家裏出來了,一路上都在忙著趕路,也沒有來到鎮裏,所以他們沒有聽到。
衛國歎了口氣,說道:“現在的形勢還不好說啊,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與外國打仗就一直在輸,鴉片戰爭簽訂了《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中日甲午海戰簽訂了《馬關條約》,八國聯軍侵華簽訂了《辛醜條約》,還有《璦琿條約》、《望廈條約》、《煙台條約》和《中法新約》,這不平等條約多了去了,和日本人打仗,咱就不說清王朝的事了,中東路事件、九一八事變、長城抗戰,我們贏過嗎?也不知道宛平城最後能不能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