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開戰(2 / 2)

衛民說道:“是啊,我也擔心啊,中日軍力的對比,這差距,不算小啊。”按照以往的經驗看了,宛平城應該很難守得住。

“衛民,別想了,我們還是趕路吧,不管我們有多麼著急,我們都幫不上忙。”

聽了衛國的話,衛民低下頭去,他從小就喜歡讀書,他也是有家國情懷的人,苟利社稷,死生以之。這樣的話,他從小聽到大,可是現在,他什麼都做不了。

“衛民,你不要難過,宛平城現在還在我們手裏呢,它到底會不會失守還不一定呢,你就別擔心了,至於那些淪陷的土地,我們早晚也會把那些淪陷的土地收複回來的,我們現在出去學習,就是為了讓祖國強大起來,等我們強大起來了,看他們誰還敢欺負我們。”

衛國和衛民一路上都省吃儉用的,能省下錢的時候他們都不會花錢,但是現在,他們每天都要買報紙了解最新的戰況,可是,他們沒有聽到他們心裏期待的好消息,倒是逃難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了,連車票都開始難買了,現在都已經打到華北了,大家都開始往南跑,他們覺得跑的越遠就覺得越安全。

七月十七日,衛民買來最新的報紙,他還沒來得及看報紙,就聽見茶樓裏隱隱約約傳來了廣播的聲音,衛民聽的不是很清楚,但好像是和戰事有關的廣播,他收起報紙,和表哥跑到茶樓門口裏去聽廣播,他們沒有錢買茶水喝,所以也有些不好意思進去,傻傻的站在門口,脖子伸的老長。

店裏夥計看見了,招呼他們進來坐下,說道:“來,坐坐吧,聽聽廣播,不喝也沒關係,這個時候老板不會說什麼的。”

衛國和衛民感激的衝店夥計笑了笑,然後便進來坐下了,他們聽見了廬山宣言的廣播: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隻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後關頭的意義,最後關頭一至,我們隻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會陷民族於萬劫不複之地……

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

聽著廣播裏慷慨激昂的聲音,衛民的眼眶微微發紅,不惜一切代價?這代價是什麼?會犧牲多少中國人?拆散多少中國家庭?也會包括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嗎?中國會贏嗎?

衛民的腦海裏同時有無數的問題浮現,可他的心底卻有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他,中國一定會贏的,不管要打多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勝利最終是會站在正義的一方的,非正義戰爭一定不會贏的。

隨著北平、天津等地相繼淪陷,淪陷區越來越大,受難的群眾越來越多,現在連街上的難民都比前幾日多了,看著街上討飯的小孩,看著街上走路顫顫巍巍的老人,看的衛民一陣心酸,他們是受戰爭影響的人吧,所以現在才過的這麼辛苦,我們一定要打倒日本鬼子,我們一定要建設一個強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