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知道徐俊才家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時,我和徐俊才有一段時間不聯係了。

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出於對他的相信,我第一次發現自己原來也是挺有血性的,不那麼像年紀不大時候的扭捏,隻是想在他的身邊,陪他度過難關,不管他是怎麼推開我。

其實,我也拿不準在我和他沒有聯係的時間裏,他有沒有變了內容。

所幸是,我從始至終都押對寶了,他從始至終沒有讓我失望過。或許,冥冥之中,相愛的人總能在一起,大概一開始他們就是同路人吧。

有時候,愛真的自有天意。

那段時間,我也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積蓄拿了出來幫徐俊才。哥哥得知這事後,也盡他所能在支持著我,支持著徐俊才。

在大家齊心合力的幫忙下,徐俊才也總算不負大家所望,挑起了責任,站了起來。

帶自習室和茶室功能,個性化科技化的書店在以徐俊才為主要領導,陳曉蕾公司也合作入股的形式下,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把這書店開到了全國各地,在美國上市了。書店叫氧吧書店。

少年依舊有少年般的熱血,但少年也有了頂天立地的模樣,鐵血男人也在風雨的洗禮下見了雛形,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蓬勃發展著。

少年,明天,一片光明。

那些年裏,陳曉蕾和時明之間發生了許多刻骨銘心的故事。

劉逸遠和師姐在英國那邊過得不錯,都挺順風順水的,時不時會回國和大家小聚幾次。

每次聚會,劉逸遠和師姐沒少在大家麵前撒狗糧,大家已經見怪不怪了,甚至是習以為常了。

不過,這個習以為常是不包括陳曉蕾在內的,是的,陳曉蕾剛開始是不習慣這些的。

是的啊,動過心的人又怎麼能那麼輕而易舉地做到若無其事呢。那份心動隻不過是安靜地存放在一個無人知道的角落,在無意中,又被刺激到心律失常,並且一次又一次地忍了下來了而已,如此反複,直到真的結了一個硬痂,自己怎麼反複撓心也在腐爛中痊愈了。

當然,這一過程如果出現能分擔的人,它好的過程會來得快一些。而這分擔的人來的越多越好,我當然是其中的一份子。還好,在這不知不覺的過程中,時明也不知不覺地加入了進來。

起初,時明也可能是出於禮貌,從他從來對陳曉蕾的動作和語言都是點到即止這些可見一斑。

但,人類的緣分又豈能這麼容易讓人看出門路。

也許,也真的是應了那一句: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

“你知道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成為過一個……有那麼一瞬,成為過,連你自己都討厭的人?”某次為劉逸遠他們回國,大家出來聚會後,都在十字路口分開走了,各回各路了。陳曉蕾和時明是一個公司的,所以他們是走同一條路的。

陳曉蕾雖然一畢業是在商場上摸爬滾打,但也從來不沾染那些喝酒酗酒的文化。

在回公司的路上,她是一直都很清醒的。可能是這一路實在是太漫長了,陳曉蕾那話癆勁又開始了。又可能是這一路的月色實在是太美了,讓陳曉蕾有把所有心中所想,心中苦悶的給吐了出來,不吐不痛快。

“有過!”時明低頭沉思了會,但過後把頭抬得高高的,給了陳曉蕾一個肯定的回答。

果然,人在自己相信的人麵前,總是最接近真實的自己的,也願意吐露出自己的一些真實的想法的。

也許是陳曉蕾對時明的回答的出乎意料,也許是對終於找到一個適合傾訴的對象的人的歡喜,陳曉蕾在聽到時明的回答後,竟然望向時明,不由得傻笑了會,也顧不得這樣的舉動是否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