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溝通,強大的變現利器(1 / 3)

生活中沒有哪樣東西是可以隨隨便便得來的,是不需要奮鬥和拚搏爭取來的,如果你在一開始就放棄了,如果你隻是看起來很努力,如果你隻會躲在自己的舒適區,那人生根本就不會有進步。像跳探戈那樣去生活吧,不斷地旋轉,不斷地跳躍,不斷地進步。

真正的溝通高手,這樣談話

和先生在外吃飯,我問他:“今天工作怎麼樣?忙不忙?”他說:“嗯,還行吧。”我想了想,換了一種問法:“跟我講講一天的經曆吧?”他說:“今天麵試了幾個人,挺有意思的。”“哪裏有意思啊?”我立馬擺出準備認真傾聽的樣子,結果不但打開了話匣子,還加強了和先生之間的親密度。

真正的溝通達人往往善於自由轉化封閉式提問和開放式提問,有時候僅僅是詞彙方麵的微小改動就能讓談話的內容大不相同。《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最受世界500強企業歡迎的溝通課》裏就舉了個例子,和某位在國外待過一段時間的朋友如何交談:

那裏熱不熱?(封閉式)

你在那兒時天氣如何?(開放式)

你準備回來嗎?(封閉式)

如果有一天你選擇回來,會是什麼原因呢?(開放式)

你想念你的家人嗎?(封閉式)

離開家人這麼久,你感覺如何?(開放式)

不同於封閉式提問容易讓人感覺在質問,開放式提問可以讓對方自行決定要講述的內容,因而能夠讓對方打開話匣子,加深雙方的理解和信任,讓人比較有安全感,所以往往會得到更多的信息。

除了開放式提問這個工具,有時候我們也會讚美別人而拉近雙方的關係,這一點就可以用上FFC表達法:感受(Feel)+事實(Fapare)。用這種方式去讚揚別人更加具體,區別於一般性的表揚,會讓對方感受更好。如果要誇一個姑娘今天打扮得很美:

一般的表揚:姑娘你今天真美!

FFC表揚:姑娘你今天真美!(感受)你的這個妝容和這條裙子特別配,讓人感覺很有活力。我之前在商場裏也看到有人試這條裙子,(事實)穿起來就沒有你好看。(對比)

FFC其實和SBI某種程度上相似,SBI指在什麼情形下(Situation),對方的何種行為(Behavior),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Impact),不僅可以用於表揚別人,也可以用來進行負麵反饋。

除了這樣的一些談話技巧,還有人際關係方麵的事情是溝通高手們具備和注重的。

我認識一位金牌銷售,她和我說,以前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常常要記住好多人的信息,確保下一次見到對方的時候可以叫得上名字,對方會覺得很貼心。

但是那麼多人和事,是如何牢牢記住的呢?有位銷售工作者分享了她的方法:認識當天,就在這個人的名片上記錄一些要點,比如這個人的身高、長相、特點、喜好,最近在做什麼事,和這個人交談自己的感覺是怎樣的,給自己的主觀感受是什麼,這些點都能夠加深記憶。

寫到這裏,或許有人會覺得使用這樣的溝通工具和方法特別虛偽,明明是隨口誇別人一句就好了,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技巧,費這麼多心思?

可溝通方式並不等同於溝通的目的,因為溝通不是為了說好聽話,溝通的目的是雙方有效交流,建立信任和良好的互動關係。所以真正的溝通高手,一定是懂得在談話中如何讓對方覺得舒服,願意繼續和你交流的。而且在不少人看來,我知道你是把我的生日記在手機裏、把信息寫在名片上才記得我的,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你認為我是重要的,值得花時間這麼做,也讓我很感動啊。

下屬越級彙報,你該如何溝通

我的職場導師和我分享過一個案例:經理M招了一位能力非常強的下屬,入職幾個月表現非常好。漸漸地,下屬有時候開始跳過M,直接找M的老板溝通事情。M的老板也沒有說什麼,次數多了,M夾在中間有點兒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是個很典型的越級彙報的案例。

越級彙報這個概念應該都不陌生,就是指越過直屬經理,直接和上級彙報工作。在公司裏,直屬經理直接管理員工的工作、績效、薪資評定。在有的組織架構中,一個員工可能會同時彙報給兩個人,除了直屬經理,另外一個人可能是業務上或者項目上的彙報對象,但彙報對象和管理績效的不一定是同一個人。

越級彙報在職場中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在外企,這是一個大家都會在意的點。當然啦,也有一些情況,通常不會認為是越級彙報,比如:直屬經理不在,他/她的上級直接找你要一些工作方麵的材料;在一個項目上,項目組成的一個虛擬團隊或臨時團隊中,更大的領導作為直接上級。也不是完全不能越級彙報,如果直屬經理嚴重違反了公司的一些明文規定使得公司利益受損,如受賄,或者是事出緊急需要那個級別的人緊急批複之類的。

說完了這些,我們再來看看M遇到的情況。M的下屬逐漸開始越級彙報,首先這件事是本不該發生的,但是既然遇到了,應該如何解決?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直接和下屬說:“你以後不要越級彙報,有什麼事還是先和我說吧。”

第二種是直接和老板說:“你總接受這樣的溝通方式,那我就被架空了。”

很顯然這兩種方法不夠有技巧,也談不上什麼管理藝術,很容易弄巧成拙引起對方不快。那比較合適的方法是什麼呢?

1.了解自己期望的結果。

不少人會少了這一步,沒有想清楚就直接找人溝通,反而不利於之後的工作開展。如果這名下屬不甘於彙報給自己,先要清楚自己要不要帶這個人,自己想要什麼。如果要帶,就要想辦法解決;如果不要帶,也可以和上級溝通。

2.和上級溝通,了解想法。

約老板聊一聊,直接或者間接探口風看老板是想提升發展這個下屬到和自己平行級別,還是想繼續歸自己管理。如果是前者,提升發展到和自己平行的級別,最好要有一個大概的時間點,比如半年或者一年。接下來要考慮在這期間,作為經理該怎麼培養下屬到這個級別,需要設置什麼樣的培養計劃。

3.請老板幫忙,改變下屬越級彙報的工作習慣。

請老板支持自己的工作,不要盲目接受下屬的越級彙報。但一定要懂得溝通方法,不要太過於強硬。

到這裏,有人肯定和當初我聽到這個案例的時候反應一樣,那然後呢?難道不要和下屬溝通嗎?不用,因為像剛才所分析的,直接和下屬溝通達不到任何效果,反而會讓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有時候,向下管理不一定要直接管理,借助向上管理,同樣也可以完成向下管理。

像跳探戈那樣去生活

周末去上探戈課,窗外的陽光暖洋洋的。想起去年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去學探戈的,幾乎正好一年。

想要學跳探戈的理由很簡單,它一直在我的願望清單上,小時候看到媽媽跳探戈,覺得特別酷。可我一直拖著沒去學,直到看到《人在紐約》攝影集中一張老爺爺的圖,上麵寫著他的一句話:“62歲起我才開始跳探戈。”看到這張照片之後,我才真正下定決心去學習。

有很多人喜歡探戈是因為電影《聞香識女人》中的經典片段,我也是,看了不下二三十遍。印象最深的是阿爾·帕西諾的台詞:“探戈裏沒有錯步,不像生活,簡單所以才棒,要是踏錯步或絆倒了,繼續跳就是了。”

探戈課上老師也提到過這句話。無論之前怎麼樣,下一步總歸能夠有辦法及時調整。這一年,我從探戈中學到的不止這個,還有許多。

1.最容易放棄的時刻:開始和遇到瓶頸。

基礎對探戈來說很重要,也很難學,隻有基礎過關的人才能開始進階課,所以進階課我上了好多輪,很多人剛開始入門就放棄了。還有就是瓶頸期的時候,其中的幾個動作反反複複練習很久都沒有突破而容易放棄。

這樣堅持下來的人少之又少。細想生活中其他的事又何嚐不是一樣?信誓旦旦地開始,匆匆忙忙地結束。

2.不要隻在舒適區內練習。

雖然我去上課練習的頻率不算高,但也見識了不少不同類型的舞者。有的舞者很少練習新舞步,即使課上學了新的,在練習課自由跳的時候,還是喜歡按照自己的常規套路來。所以這類型的舞者通常學了很久似乎都還停留在上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