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學會識人用人,加速人生的進度(1 / 3)

在職場上想要獲得成長,除了做事積累經驗,不斷提升學習,還有許多人會忽略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周圍優秀的人學習。

帶人用人,快速成長

每年實習期公司都會招很多實習生,而如何帶實習生卻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常常有同事跟我抱怨,說實習生什麼都不會,派給他們的任務總會出錯。同時,也有很多實習生跟我傾訴,說初入職場很迷茫,覺得有時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分不清工作的主次,做事沒有條理。

我也曾做過實習生,深知作為一名實習生的不易。如果你能在一所不錯的企業工作,並且遇到了很好的帶隊人,那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部門裏新來的實習生,雖然不是我帶,但在工作中也接觸過一兩回。從處理事情的細節上就可以分辨出來,誰比較能幹、誰心思比較細膩、誰是真正想學一點兒東西、誰以前實習經曆更多一些。

其實,企業對實習生通常沒有那麼嚴格,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進入了公司就是一名職業人,要以職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先來說說公司裏實習生留給我的印象。

實習生A來找我說某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挑我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而說的事情又三言兩語說不清楚,問他需要什麼、為什麼需要這個又模棱兩可,既耽誤了我的時間,事情也沒有得到解決。

別的部門的實習生B在聊天工具上找我,問我一項工作的具體細節,我告訴他這類事情的具體操作流程我已經發過很多次說明和郵件,他可以去公司的郵箱和網站查找,對方卻說自己剛接手不是很了解。

我自認為還算是一個比較熱心的人,但是上麵兩種情況會讓我變得很不耐煩。做事情的目的、要解決的是什麼自己都不清楚,就應該先捋順自己的思路,再去尋求幫助。

實習生C來找我,就會先問我:“姐姐這會兒你忙嗎?我想耽誤你1分鍾說一下××方麵的事情。”或者會說:“這個可能要花一點兒時間,你要是沒空,我可不可以找你團隊的人做一下。”

剛接手一項工作的實習生D會說:“我剛接手不了解是不是這樣,所以我和周圍的同事問了一下,了解到的信息是這樣的。姐姐您忙嗎?有時間可以幫忙看一下對不對嗎?”

上文提到的實習生A和B,在和別人溝通前也不詢問對方是否有時間,也不提前和其他同事收集一些必要的信息,完全沒有花時間和心思。

那麼老員工要如何帶好實習生,幫助他們快速轉換身份呢?實習生又應該如何在職場上加速學習,學會溝通呢?這裏有一些建議:

1.首先要明確任務。

在某個上司給你分配任務的時候,一定要明確任務具體要做的是什麼,時間和人員分配上要明確,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都要了解。

比如幫忙訂一個會議室,就要多問幾句:會議有多少人?會議室是否需要投影?是否需要安裝電話?

千萬不要怕問問題,總比什麼都不問最後出錯要好。不要一開始的時候什麼都不問,什麼都不考慮,然後遇到一件事問一件。大家都很忙,不但無暇顧及你,還會拖延整個任務的開展。

2.重要的事情先問,問前要詢問對方是否有時間。

有的實習生會想著自己要多學些東西,所以在分配給他一個任務時,就一股腦兒地拋出一堆問題:為什麼要這,為什麼要那,這數據怎麼看,那數據怎麼看。

作為他的上司要試著引導他,實習生自己也要明白,有的問題要直接問,有的問題要抽空問。和任務不相關的,自己想多學一點兒的,先把事情做完,把問題積攢下來,趁著同事空閑的時候,比如飯後或者去茶水間的時候問兩句。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放鬆,也願意多分享一些。

你剛剛接到任務,不管問題輕重、主次,什麼都問,不但麻煩了別人,自己也什麼都沒學到,都是別人告訴你的,自己並沒有在實際中去發現和解決問題。

3.不要太膽怯,要學會落落大方。

周圍有很多靦腆的實習生,一直都坐在那裏很認真地幹活,很少和別人說話,遇到什麼問題隻會坐在那裏幹著急,也不好意思去詢問別人。

其實在職場上大家很喜歡這種話少能幹的人,但公司並不需要這樣的人,公司更想要侃侃而談,可以出去談業務,口才、情商都很高的人。

有的人會說自己性格本身就很內向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多去學一點兒人前的即興演講,多和陌生人聊天,不但學到的多,也會比較開朗樂觀。

4.和同事吃飯時不要一直刷手機。

中午公司同事一起吃飯的時候,我發現有兩個實習生,從頭到尾除了夾菜的時間,其他時候一直都在刷手機,也沒怎麼加入大家的聊天中。

其實這種非正式場合多聊天能夠聽到一些公司的消息或者加深對同事的了解,還可以就一些自己不解的問題請教大家。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比較放鬆,時間也充裕,不是特別忙,尤其是吃飯的場合會很容易打開心扉和話匣子與你暢談。哪怕你特別靦腆,隻是認真聽大家說,都比一直刷手機好得多,也會給同事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5.多觀察,哪怕你不擅長,也要慢慢培養“眼力見兒”。

走進職場,哪怕是實習生,也要提高自己的情商,認真對待職場,遇到困難和不會做的事,也不要理直氣壯地覺得自己不會也沒關係。

比如開會前看到有同事一份份發會議文件,上前問一下要不要幫忙;會議設備有問題,自己不會但可以問需不需要去找IT部門的同事過來幫忙看一下;開會時門沒關可以起來關一下門;吃飯時飯菜上晚了可以起身催一下服務員;自己添水時順便幫周圍的人添上一點兒;別人給倒水時不要傻坐著,要稍微扶一下杯子以示尊重。

有些是禮節,有些是眼裏有活兒,這些並不是因為你是實習生所以讓你做,而是做到這些的人,無論是誰,大家都會覺得,這小姑娘挺有禮貌,這小夥兒挺機靈,情商都挺高的。

6.不要指望著別人主動教,要自己列下來此行的目的和任務。

我希望每個實習生來到一個新公司時,都知道自己想要從中得到什麼。哪怕你說,我其實就是想知道自己適合不適合,那即使最後結果是知道自己不適合,也是一種收獲。

去新的公司前給自己列幾個問題,什麼都可以,不僅限於以下這些:

這個職位具體是做什麼的?

這個職位看重什麼產出?

做得好的人具備怎樣的能力?

我希望成為這樣的人嗎?

在這裏做下去的發展路徑是什麼?

假如我以後每天是這樣的狀態,我是否願意?

去一個新公司的時候,帶著這些問題去尋找答案。如果你還沒有特別想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過程能夠讓你逐漸建立起對職業、對自我的認識。

最後分享一句很受用的話,就是:把每一個“我不會”變成“我可以學”。我把這句話保存在自己的手機裏,時刻告訴自己,不要輕易說自己不會,沒有什麼東西是自己一點兒都不會的,隻要你肯去學,去鑽研。

學會帶團隊,加速你的人生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公司文化以及高層領導的管理風格,對方和我說曾經參加過一次培訓,培訓中有一項是測試每個人在工作中的動力來源。在測試之前大家都哄堂大笑,肯定是薪酬啊,這還用測嗎?但測完之後,大家都挺驚訝的,因為結果並不是每個人都把薪酬列為第一位。

除了薪酬福利,發展機會、工作平台、晉升機會這些也很重要,除此之外,還有工作環境是否舒適安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工作內容是否有趣等這些都影響著我們對這一份工作的喜愛程度。

那麼,既然每個人的動力來源都不同,我們是否應該用不同的方法管理激勵員工呢?

我們常說“隻和員工談夢想而不談錢的老板不可靠”,不談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談錢也不是萬能的。畢竟,無論是自己當老板,還是在公司裏做管理,都會麵臨如何管理和激勵員工這個現實問題,總不能每次都給升職加薪吧?再就是升職機會畢竟隻是少數,那其他人呢?所以除了升職加薪這種方式,管理者也需要了解一些其他方式,幫助團隊每一個人更好地發展。

那如何了解團隊每個人當下的動力和發展意願,從而更好地激勵管理呢?我們可以借助一張圖來進行歸類,橫軸是個人發展意願,縱軸是現狀滿意度,得到如下一張圖:

用幾個典型的例子來描述這四種狀態:

1. 對現狀滿意,但沒太多追求;

2. 對現狀滿意,也有比較強的發展意願;

3. 對現狀不太滿意,也不怎麼想在這一塊發展;4. 對現狀不太滿意,但希望發展。

2、3、4其實都比較容易理解,第1類似乎不太好理解,但其實有不少人是這樣的想法:比較看重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覺得花太多時間精力在工作上不是自己想要的,升職也意味著責任更大、事情更多,所以可能會傾向保持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