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目標管理不可或缺(1 / 3)

無論是企業的發展還是個人的奮鬥,往往都需要打造一個明確的目標,確定目標也就意味著找到了能夠指引方向的焦點。事實上,目標是引導執行的關鍵因素,也是驗證執行是否能夠產生價值的一個前提,如果沒有目標,我們的執行將會失去最佳的指引,甚至喪失方向,我們的工作可能會出現時間的浪費和效率的低下。很顯然,一個好的執行目標,往往可以決定我們最終能夠走多遠,這也就決定了我們需要進行目標管理,並通過目標管理達到管理時間的目的。

1.明確目標就可以少走彎路

2013年,剛剛從華爾街一家投資公司退出的投資人麥克決定自立門戶,他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然後準備開啟自己的私人事業。隨後,他找到了自己在投資公司上班時認識的一些老客戶,經過協商,雙方有意共同投資新的產業和項目。不過,這一次的合作項目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就夭折了,因為麥克突然覺得這個項目並不適合自己以及自己的公司,他覺得這樣的投資並不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幫助。

第二次,他又看準了一個投資項目,然後很快就投入大筆資金。和上次一樣,麥克的公司最終打了退堂鼓。在之後的兩年時間內,麥克的公司先後製造了六個爛尾工程,這些因為一時興起而啟動的投資計劃在開工後都無疾而終。麥克白白浪費了幾年時間,最終隻能無奈地關閉了自己的公司。很顯然,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麥克在投資之前並沒有製訂合理的計劃,也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結果很多投資都是在盲目的狀態下進行的,不僅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精力和財力。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活動陷阱”,不能隻顧著低頭往前走,卻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往哪個方向走,準備到達什麼地方。沒有一個準確的目的地,我們的行動將會失去指引,最終在盲目、遲疑、錯誤中迷失自己。法國作家哈伯特說:“對於一隻盲目航行的船來說,所有的風向都是逆風。”一旦失去目標,我們的行動將會因為失去方向而變得混亂,我們對時間的把握也會陷入混亂,很顯然,目標有助於維係我們與時間之間的親密關係。所以,我們在工作的時候必須先製定一個明確而具體的目標,這個明確的目標可以指導我們的方向和行動。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這個行為標準對個人的時間管理至關重要。

比如,前台的電話接聽人員被要求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但是這個優質的服務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和標準,因此,在為客戶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員工可能會因此而感到困惑,他們不清楚該怎樣為客戶提供服務,也不知道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像“我要減肥”“我要學好英語”“我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士”“我要掙很多錢”,這些目標通常都不會實現,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目標太過籠統。減肥的標準是什麼,準備減到多少斤;我要學好英語,那學習英語要達到什麼程度,是達到英語八級的水平,還是應付日常交流,又或者是能夠用來進行商務談判,這些都沒有明確的要求;同樣地,所謂的成功人士和掙很多錢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怎樣才算是成功人士,怎樣才算掙到很多錢,這些都不清不楚。

事實上,很多企業或個人在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目標模棱兩可的現象,甚至處於沒有目標的混亂狀態,這種模糊的界限往往會讓工作者感到不知所措。由於企業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下屬員工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事,導致內部奮鬥目標不統一,從而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有時候,由於目標不明確,員工會在工作的過程中對自己產生懷疑,這種懷疑會導致整體的工作出現停滯、變動的情況。

可以說,當我們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的時候,這些目標往往會讓我們堅守前進的方向,會讓我們按照某一個固定的指引去走,從而防止半途而廢或者改弦更張的情況發生。當然,我們也可以更加從容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計劃,並堅定地為實現這個計劃而努力。

不過,很多人對一個明確的目標究竟是什麼並不太清楚,在他們看來,所謂的明確大概指的就是這個目標是什麼。但這樣理解的話很容易陷入一個狹隘的思維區域,並且會對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的影響。嚴格來說,一個明確的目標必須要有明確的項目、明確的衡量標準、達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資源要求,這樣執行者可以弄清楚最終要計劃做些什麼,做到何種程度,這些其實都對時間的管理有重大的影響。

“明確的項目”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畢竟隻有了解我們需要做什麼,才能夠將這件事做好。如果連自己的工作項目也沒有確定,那麼,所謂的確定工作目標隻不過是一個沒有內涵的空殼子。

“明確的衡量標準”指的是想要達成的這個目標,必須有一個具體的可以衡量的標準,或者說尋找一個標準來證明這個目標已經實現了。通常情況下,我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應給出一個明確的數據,或者給出一個具體的標準。

“達成措施”是指明確我們在完成這個目標時應該采取的方法和步驟,即需要怎樣做才能真正達成目標。

“完成期限”是指在製定明確目標的同時,需要指出這個目標實現的期限。比如,企業在設定生產目標的時候,會直接說自己準備在某個時間段內完成目標,這個時間段就是完成目標的期限。

“資源要求”是指實現目標所需要的各種資源,通常情況下,在最初設定目標的時候,相關的製定者會想辦法將相關的資源要求直接寫出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目標提供足夠的支持。

一般來說,企業或個人在製定目標的時候,都需要體現以上幾種要求,這樣才能確保執行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對目標有一個準確的把握。執行者需要認真對待這些要求,需要在製定目標時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一旦錯失和遺漏了其中的要點,一旦缺乏足夠的考量,就會造成目標的不完善,就會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一些變數。

2.做好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時間安排

在提到時間管理與目標設置的時候,我們需要重點考量一個問題,那就是目標設置的階段性。這個階段性實際上與時間的發展過程是統一的,畢竟任何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需要經曆一個過程,有時候實現目標的時間很短,而有時候這個過程會顯得比較漫長。而事實上,時間越長,時間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在執行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不穩定因素以及一些變動可能會更多。如果無法進行合理的時間規劃,無法對目標進行更為精確的設置——階段性設置,那麼整個目標在實現的過程中會遭遇變故,甚至中途夭折。

為了應對這樣的情形,我們在對目標進行時間規劃和管理時,會想方設法讓目標實施的步驟與時間緊密結合起來,即設置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這種設置方式通常會為時間管理與目標規劃確立基本路線。畢竟這三個不同階段、不同類型的目標有效地將時間管理納入一個階段性的管理範疇之內,從而保證目標的實現更具計劃性和可控性。

短期目標通常是指在1~2年時間內的目標,是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具體化、現實化和可操作化,是最清楚的目標。對於工作者來說,為了確保自己在短期時間內有所收獲,為了確保自己對時間管理有一個更為可靠的參考和束縛,短期目標不可或缺。

中期目標是指在一定的目標體係中受長期目標所製約的子目標,是達成長期目標的一種中介目標。中期目標的時間限度稍微長一些,一般為3~5年。這種類型的目標主要是起到一個過渡的作用,連接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懷疑,畢竟短期目標實現的時間太短,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具備什麼指導價值,而長期目標的時間顯得太長,這很容易使得員工在具體的實踐中失去對方向的明確把握,也容易因為目標太遙遠而失去信心。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猶豫不決,甚至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目標,這樣一來很容易造成時間的浪費。

長期目標是指5年以上的目標,是個人、企業或者其他機構通過實施特定戰略所期望的結果。長期目標與戰略的時間跨度通常都保持一致,它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明確一個總的方向,作為戰略級別的目標,長期目標主要是為了指引個人或者組織的發展,並決定了發展的上限。

對於多數人來說,他們都會想辦法針對自己的需求和工作性質來製定相應的目標,如果目標比較小,比較簡單,而且時間要求比較短,就可以選擇設定短期目標;如果時間稍長一些,而且目標的實現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經曆一個相應的技術積累和經驗積累的過程,我們可以適當地設置中期目標;一旦時間更長,難度更大,需要的步驟更多,那麼就需要設定長期目標,同時盡量做好短期目標、中期目標的設置。在麵對不同的工作時,我們需要進行合理的設置與安排,盡量保證目標能夠按照特定的步驟完成。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喬布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的種種經曆就像一個個點滴。你無法在展望未來時串聯點滴,你隻能在回顧過去時將其升華。所以你要相信,這些點滴片段會在未來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你要相信某種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因緣甚至是其他一切。這種方法從來沒有讓我失望,在我的生活中,這種意念造就了我的與眾不同。”

喬布斯所說的這段話中,實際上指出了一個人生活與工作中經常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製定短期目標,並且將其與中期目標以及長期目標聯係起來。個人所經曆的一個個點滴其實就是一個個短期目標,這些短期目標不斷實現、不斷積累,會慢慢變成中期目標,直到串聯成長期目標。

不同類型的目標的有效設定,將工作的步驟以及過程緊密地銜接在一起,可以說從執行工作開始的時候,我們能夠準確把握自己的工作節奏,可以有效地應對工作各個階段存在的各種問題。一般情況下,對目標進行精確的劃分,往往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做好時間管理工作,確保目標能夠在可控的時間內達成。

首先,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設定等於設定了具體的工作步驟。這個工作步驟的設定有助於我們更加明確自己的工作時間,我們會知道自己在某一階段將要做什麼事情,將要做成什麼事情。這種時間的把握對工作的控製至關重要,是有效把握和利用時間的一種重要方式。

其次,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設定有助於提升我們工作的節奏。畢竟在不同的工作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所要麵對的情況往往不同,這樣就要求我們在不同的工作中保持不同的狀態與節奏,確保自己不會出現混亂的局麵。尤其是在長期目標的工作中,由於時間比較長,我們很難保持長時間的節奏統一,這個時候,在過程中設置短期目標和中期目標有助於緩解壓力並及時調節狀態與節奏。

最後,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設置有助於保持執行的專注度。在麵對一些長期目標時,一些執行者常常會難以在長時間的工作中堅持下去,他們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在幾年的時間裏始終保持同樣的工作狀態,一些在工作中遭遇困難和挫折的執行者可能會半途而廢,或者對自己的目標產生懷疑。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設置一些短期目標以及中期目標,不僅可以為執行者指引方向,為其帶來更多的信心,還可以保證執行者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

不過在設置短期、中期、長期目標的時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經過精心的設計和規劃。如果在目標實施和執行的過程中,所設定的幾個短期目標和中期目標都與長期目標關聯不大,這樣就會導致發展方向出現偏離,最終影響長期目標的實現。所以,一定要讓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按照一個循序漸進的步驟前進,而且要確保短期目標成為實現中期目標的前提,而中期目標成為短期目標向長期目標過渡的中介和跳板,在這種層層相扣、相互遞進的關係中,長期目標才會實現,整個企業的發展才會始終保持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

另外,無論是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還是長期目標在統一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各自的配合。一般情況下,長期目標在確定之後,不容易發生變動,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對短期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後再設置,但是這種變動不應太過頻繁,執行者必須確保它在一定時間內的穩定。比如企業在設定短期目標的時候,原計劃每個月的產量是4萬噸,年產量達到48萬噸。若其第一個月的產量就達到了5萬噸,超出了預期的標準,而且生產的勢頭非常好,那麼在第二個月的時候,可以適當增加產量,設定月產量達到6萬噸的目標。

在向長期目標奮鬥的過程中,如果短期目標都是超額完成,中期目標就可以適當地提高,這樣對提前實現長期目標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如果中途出現了一些意外事件,那麼在短期目標設置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目標產量,不過為了確保長期目標不受影響,在中期目標的設置方麵同樣需要做出調整,或者對日後的工作計劃做出調整。可以說雖然目標的設定都是固定的,但是在設置短期目標之前,是可以根據具體的實施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以確保整個執行的時間可以更加自由地控製在自己手中。

3.給目標設定期限

2004年4月,波音公司正式啟動了代號為“夢想飛機”的波音787客機的研製工作,作為一款200~300座且航程設計達到6500公裏至16000公裏(不同係列,座位與航程都不同)的大飛機,787客機一開始研製就備受矚目。

不過在研製787客機的過程中,波音公司犯下了一個幾乎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沒能設置一個合理的期限,結果導致787客機研製和生產計劃一再拖延。首先,波音公司與意大利、日本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時,並沒有對相關產品的部件研發的時間做好溝通,結果對方在提供機身以及電傳操作的軟件產品時拖延了半年時間,波音公司有苦難言,非常後悔沒能在時間安排上協調雙方步驟。

2008年1月,為了完成飛機總裝配,波音公司發出聲明,將準備年底交貨的飛機推遲到了2009年年初。到了2008年年底,由於發現零件需要更換,波音公司再一次私自更改交貨時間,而這一次,它將交貨時間推遲到了2010年的第一季度。

在這個時候,購買飛機的客戶們已經等得非常不耐煩了,他們迫切希望自己能夠見到飛機的成品。經曆了一波三折之後,所有人都希望2010年能夠準時見到這架飛機,可是到了2009年6月,波音公司的高管決定再次更改交貨日期,原因是他們發現該機型的機翼與機身在結合部位存在一些力學問題。

2010年8月,在飛行測試中,波音公司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所以幹脆決定將交貨日期推遲到2011年第一季度,可是直到2011年9月26日,日本航空公司才等到了自己預定的第一架飛機。不過其他一些航空公司顯然沒有這樣好的耐性,它們在辛苦等待幾年之後,早就被波音公司一再拖延和不斷更改日期的行為激怒了,大約有60家航空公司退訂了787客機的訂單,這讓波音公司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事實上,波音公司就是因為頻繁更改交貨時間,沒有對目標設置一個明確的界限,結果不僅讓自己的工作受到了影響,導致時間的浪費,還在客戶心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波音787客機的波折和失敗經曆為各個公司提了一個醒,它們都將這款飛機當成了一個典型的反麵教材來指導內部工作,而這也成了波音公司曆史上的一個汙點。

很多企業和個人在過去都不太看重對目標期限進行設置,對他們來說,我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我知道自己需要做些什麼,而且有很大的機會去完成它,這就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可能會設置一個實現目標的時間,不過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有很多人會刻意做出變動,也就是說這些實現目標的時間往往是不確定的,這些不確定性因素會讓目標的實現變得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