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並非宿命的。擁有什麼樣的內心,
就會從這樣的內心長出什麼樣的故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大部分人可能很容易想到全球知名企業家喬布斯,自從他在日本禪者鈴木俊隆的《禪者的初心》一書中看到這句話後,就以一生來實踐它。不過,我們這本書畢竟不是喬布斯的傳記,一個人再偉大也無法涵蓋世上全部的真理。事實上,大部分成功的企業家都深深明白它的內涵,即使他們很可能沒有都讀過這句話。
比如,全球很多人喜歡的女神——老幹媽陶華碧。
老幹媽辣椒醬不知道滋潤了全球多少人的味蕾,它不但是國內許多家庭的廚房必備作料,還安慰了無數海外華人、留學生的胃。炒菜、烤魚、拌麵……甚至直接拌進白米飯裏,那種香辣為主的微妙的綜合口味都能令無數人胃口大開。在豆瓣網的“老幹媽”條目下,甚至有人改寫了世界名著《洛麗塔》的開頭:“老幹媽,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老——幹——媽;舌尖得由上齶向下移動三次,到第三次再輕輕貼在牙齒上:老——幹——媽。”
陶華碧於1947年出生在貴州省湄潭縣的一個小山村裏,從未上過學。她在20歲時嫁給了206地質隊的一名隊員。幾年後,她的丈夫得病去世,留下了她和兩個兒子。1989年,陶華碧把省吃儉用攢的所有錢拿出來,四處撿磚頭,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的一條街邊開了一家專賣涼粉和冷麵的“實惠餐廳”。為了增加涼粉的風味,她特意製作了一種辣椒醬用來拌食,結果辣椒醬比涼粉更受歡迎。某天她因身體不適未能製作辣椒醬,當天竟然沒有一個人吃涼粉了。這件事讓她發現了商機所在,更潛心對辣椒醬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改良。
1996年7月,陶華碧招聘了40名工人,租借南明區雲關村委會的兩間房子當作廠房,開始製作“老幹媽麻辣醬”。1997年8月,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工人擴大到200多人。1998年,“老幹媽”的產值還隻有5014萬,到了2013年,就達到了37.2億,十五年間的產值增長了73倍。2014年,貴州政府專門獎勵老幹媽集團一個“A8888”車牌,原因就是集團創下了三年繳稅18億、產值68億的成績,帶動了800萬農民致富,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良好而廣泛的社會效益。
有意思的是,在現今這個幾乎每個企業都有貸款、都夢想著能融資上市的資本化大環境中,陶華碧堅持的卻是“不貸款、不融資、不上市”的“三不”政策。
2001年,為了擴大經營,陶華碧想增建一處廠房,而當時公司的大部分資金都壓在原材料上,有人建議她去向政府尋求幫助。貴陽市南明區委得知此事後,出於幫扶地方企業的目的,立刻就安排好了銀行貸款,並打電話讓她去區委談談。陶華碧去區委時,發現區委辦公樓的電梯是壞的,就對會計說:“政府也很困難,電梯都這麼爛。我們向政府借錢,就是給國家添麻煩。不借了,我們回去。”(她不理解通過政府來調劑貸款的意義,認為自己這就是在向政府借錢。)自此以後,老幹媽再也不曾向任何銀行貸過款。
至於不融資、不上市的底氣,主要還是來自公司雄厚得令人咋舌的數十億現金流。從一開始,陶華碧就堅持現款現貨的原則,收購農民的辣椒時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她曾說:“我從不欠別人一分錢,別人也不能欠我一分錢。”因此,想做“老幹媽”的省級代理是一件非常難的事,要給總公司一兩千萬的保證金,才能證明你的實力和決心。
對這件事,陶華碧解釋說:“我沒有跟國家貸過款,貼息、貸款我都不要。政府很早以前就提出要扶持,我不要。我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踏踏實實做,不欠別人一分錢,這樣才能持久。我不但不欠政府一分錢,也不欠員工一分錢,拖欠別人一分錢我都睡不著覺。和代理商、供貨商之間也互不欠賬,我不欠你的,你也別欠我的。”
所謂初心,一般都是在剛剛起心動念時最清晰,而到了花團錦簇之時,卻常常因為過度膨脹而迷失,去跟隨看起來更時尚、更龐大、更有力的東西,遺忘了自己的初衷。陶華碧卻始終沒有迷失。
在接受某家媒體采訪時,媒體問她,有很多企業做大做強以後,開始走多樣化,涉足最賺錢的行業,她有沒有動心。
陶華碧的兒子李輝替母親回答:“七八年前,就有官員說讓我們走多樣化,比如可以做房地產。但是我母親堅持不做。如果當時做了,錢可能不是問題,但辣椒品牌還能不能走到今天就不好說了。我母親說,不要去貪大,要先把自己做強,吃的東西祖祖輩輩都可以延續下去。”
老幹媽陶華碧則回答:“我是一心投入辣椒行業,想越做越大,而且要做好。錢來得再快,也不能貪多。滴水成河,要把一個行業做精。”
她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2011年微博正火的時候,我在微博上認識了一個老鄉。我們從未見過麵,但是知道彼此的老家是同一個縣級市的,隻相隔二十多裏地。我們是地地道道、不摻一點水分的老鄉。
當時,他還在一個IT公司做程序員,月薪大概兩三萬,住在回龍觀,在微博上詼諧地自稱“回龍觀主”。
我們很少聊天,一般說的也都是不鹹不淡的話。有一天我意識到,大概有小半年沒有他的消息了,就點開他的微博看一下,然後嚇了一跳!這小子居然去西塘開了一家客棧!
我私信問他的情況,他第二天才回複,因為打理客棧比較忙。他說,其實他的夢想一直就是這種生活在雲水之間,與人有交往但又不過分密切的生活。他把這幾年上班攢的錢都拿出來了,差不多夠用。現在客棧的生意比剛開業時已經好了很多。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說他談戀愛了!在北京時,他已經有兩年多的空窗期,因為遇不到合適的人。而現在,這位姑娘性格溫柔又勤勉,閑暇時會跟他一起去西塘漫步,忙碌時又能挽起袖子利落地幹活兒。他說:“因為我在對的地方,所以遇見了對的人。”
什麼是對的地方?我思考了很久。現在,他在自己最想在的地方,做著自己最想做的工作,而相似氣質的自然會慢慢聚集在一起,所以,他理想中的姑娘也出現了。
最近的消息是,他的客棧一直在穩定地賺錢,目前沒有暴富的可能,但也不會虧本。談戀愛的姑娘已經成了他的妻子,剛剛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照片我見過,小嬰兒目光澄澈又充滿好奇,皮膚粉嫩;他和妻子在旁邊,笑得無比滿足。
幸虧,當初的他沒有在大都市的打拚中迷失本心。
所有毀不掉你的,都會使你堅強
“在經曆苦難的時期,我看到過一幅畫。畫中有岩石在洶湧的海浪麵前仍然毅然聳立著,讓我感觸很深。”韓國總統樸槿惠在接受的采訪中,當談及“痛苦”時平靜地說道。
熟知政壇故事的人都知道,樸槿惠的人生足夠艱難。她的父母先後被刺殺,年輕時曾熱戀的對象也因她的家庭背景與她分手,她獨自一人度過內心的煎熬。1992年5月21日,她甚至在日記中寫道:“如果我要再次過這樣的生活,我寧願選擇死亡。”
她的人生中充滿了悲劇,卻沒有被悲劇毀掉。相反,悲劇之火似乎淬煉了她,讓她更為堅忍和純粹。從1997年起,她再度向政壇發起攻勢,經過一次次競選,最終於2012年12月20日以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候選人身份成功獲選韓國新一任總統。由此她也開創了曆史,成為韓國第一位女總統。
經曆變故時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還活著。因為我們要活下去,所以要重新站起來。那麼,所有毀不掉你的,都會使你堅強。
身邊的一些朋友偶爾會這樣抱怨:“為什麼我不是高富帥或者白富美?為什麼人家可以一路暢通?我卻磕磕絆絆、辛酸無比?”“開了掛”的人生並不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泡在蜜罐裏長大的那些人是我們都會羨慕不已的對象,而我們自己好像總是在經曆“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悲慘。
但是,請相信,現在正扮演著悲情角色的你,沒準兒在人生的下一幕就是萬人之上的佼佼者,隻不過,要堅強地一路走下去。
會議室裏的秦雪伶牙俐齒地為各位領導解釋著新一季的廣告方案,配合著完美的PPT演示,她順利地拿下這一季度的廣告宣傳案。
26歲的秦雪是標準的優秀職業女青年,成熟大氣,才華出眾,最重要的一點是,年紀輕輕的她竟然能做到寵辱不驚。麵對種種情境,她都能遊刃有餘地應對,保護自己是前提,點到為止是氣度。
這貌似又是一個“開了掛”的“別人家的孩子”。進公司不到兩年,從一個小小的助理蛻變成擁有精英團隊的策劃專員,公司合作的各大品牌廣告商都會點名預約秦雪的策劃團隊。在一片羨慕嫉妒恨的聲音中,秦雪不溫不火,安然自適。
現在的淡定並非天然得來。哪個女孩沒有過一顆公主心?隻不過,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八年來的曆練讓秦雪在各種角色中熟練地轉換。“開了掛”的背後,是鮮為人知的辛酸。
秦雪的朋友不多,但是每個都是“鐵瓷”。小倩是陪伴她一路走來的知心姐妹,有時候,看著如今的秦雪,小倩在欣慰之餘總會有一絲心疼,因為她知道秦雪經曆過什麼。
父母早在秦雪6歲時就已離婚,她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爺爺奶奶固然疼她,卻也異常在意外人的眼光,時常語重心長地告訴她:“你跟別人不一樣,你要更爭氣!”就在這種沉重的壓力下,秦雪雖然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一路綠燈地走過,卻總有種“朝不保夕”的危機感。直到現在,她偶爾還是會從噩夢中驚醒——考試不及格,要回家麵對爺爺奶奶失望的眼神。
雖然如此,秦雪的性格裏天生有一種活潑的生命力。因此,她一直還有很多課外愛好。上大學後,這些成了她參加各種社團的資本。也是在社團中,她遇到了自己的初戀,卻沒有想到,麵對留校任教的誘惑,她居然被自己的初戀背叛了——他盜竊了她的論文發表在期刊上,並署了自己的名字。
如果說童年的重壓令秦雪時刻保持著危機感,這次感情的背叛則讓秦雪發現了物質的誘惑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她將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幾乎每個夜晚都在加班,拚命琢磨所有細節,玩命把提案做到完美。那段時間,小倩想叫她出來放鬆一下的每個邀約都被拒絕,而終於,工作本身拯救了秦雪。
工作帶來的成就感,磨礪每一個細節時沉浸其中的專注,對工作自身結構的玩味,這些甚至間接地令秦雪懂得了一些人生滋味。
當她從工作中探出頭來,換上漂亮衣服,叫上小倩出去嗨的時候,小倩發現她整個人都變了。
她身上有著那種經曆過苦難才沉澱出的從容與沉著、那種承受過巨大壓力才能曆練出的大氣與自信、那種與命運硬碰硬交過手才能學會的堅忍和執著,令小倩驚豔,甚至佩服。
也許,那些想要毀掉你的,都是易了容的命運使者。它們龐大、沉重、冰冷、殘酷,而當你鼓足勇氣直接麵對它們,一把拉下它們身上巨大的袍服,也許就會發現那身衣服下的巨大寶藏。那寶藏是技能、勇氣、堅忍、自信,是足以讓你在這個世界安身立命、活出自我的東西。
優雅地擁抱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
或許我們都看過這樣一幅照片,一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孩蜷縮在地上,一隻禿鷲在他身後虎視眈眈地等待著她死亡,想要啄食她死亡後的屍體。這幅名為《饑餓的蘇丹》的圖片曾獲普利策新聞獎,而拍攝它的攝影師最後則因輿論壓力自殺身亡。
“圖片上的小女孩代表著蘇丹的苦難,可那位攝影師的拍攝乃至獲獎,又何嚐不是一種苦難?”大學時,我的一位政治老師談到這個作品時如是說。
攝影師在現場承受著直視死亡的壓力,有人質疑他為何不用拍攝的時間來救助孩子。但他的專業畢竟是攝影,他選擇用相機向世界呼喊,讓人看見具體的苦難,從而結束更大的苦難。他的目的達到了一部分,而另外一部分換來的卻是一片質疑和謾罵,這讓又一個靈魂走向了凋零。
跟我們的願望相反,這個世界原本就充滿苦難。也許某一天,我們也會像這位攝影師一樣束手無策。
無論是自己路途艱辛到步履維艱,還是和他人較量卻屢戰屢敗、苦不堪言,請始終優雅地擁抱這個充滿苦難的世界。
接到齊宇新書發布會的請帖的方世斌停下手頭的工作,點了一支煙,靜靜地看著夜色吞雲吐霧。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緣分讓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他們成了彼此的兄弟。
齊宇是標準的富家公子,剛剛入校的那一天,他宿舍外的白色寶馬差點被興奮的學姐們摸成了大花貓。2005年那會兒,在校園裏,這樣的車還是能引發一場躁動的。隻是,齊宇並非風流倜儻的少爺打扮,而是一個衣著樸素、拖著行李的大男孩。他在眾人驚奇的眼光中走向宿舍的時候,方世斌正拖著一個大編織袋,在大巴車上顛簸著。
方世斌來自農村,家境貧寒,當入學的興奮退去,他很快發現自己陷入到了捉襟見肘的生活。單靠家裏給的生活費,每個月連食堂的飯菜都吃不起,更買不起新衣服。他蹩腳的方言也引來不少別有意味的目光。
於是,他開始到處尋找打工的機會,除了在學校勤工儉學能賺三四百元錢,還到處去接家教。即使這樣,每個月的日子依舊過得緊巴巴的。在食堂吃飯時,他通常打一份最便宜的青菜和米飯,獨自躲在角落裏默默吃飯。有時候實在太窘迫,還會搞出“饅頭就米飯”這樣的搭配。
某天,方世斌正在食堂自顧自吃著“饅頭就米飯”,齊宇帶著一盤紅燒肉出現在他麵前,對他笑了笑,說:“一起吃吧!”
方世斌猶豫著伸出筷子,最終還是收了回來。
“怎麼,難道我還會在肉裏下毒嗎?”齊宇開玩笑說。
方世斌低頭啃著饅頭,悄聲說:“不用你可憐我。”
齊宇笑著對方世斌眨眨眼:“大斌,把所有欣賞都當成同情就是你的不對了。別人覺得你過得苦不要緊,你自己覺得自己過得苦才要命啊。”
方世斌愣了一會兒,微笑著又伸出了筷子。
從那天起,兩個人形影不離。方世斌忙於賺錢的時候,齊宇則忙著做自己的文學夢。他父親期望他將來繼承家業,所以把他送來學金融,而他最愛的卻是寫作。某天他跟父親又在電話裏發生了衝突,當晚就叫上方世斌一起喝酒。喝高了的時候,方世斌拍著他的肩膀說:“齊宇,要麼死心塌地幹金融,要麼就寫作一條道走到黑!走不下去的時候,哥們兒撐著你!”
方世斌說到做到。在齊宇的父親一怒之下斷絕了他經濟來源的時候,在齊宇父親破產、全家經濟崩潰的時候,在齊宇屢屢投稿不中失落彷徨的時候,方世斌不僅從心理上,也從經濟上支持著齊宇——畢竟,他越來越有賺錢的本事了。
幾年後,當齊宇出版的第一本書銷量過十萬的時候,方世斌也成功晉升為所在公司的部門總監。在兩個人私下的慶功會上,齊宇對著方世斌舉杯:“謝謝你,兄弟,你給了我追尋夢想的底氣!咱倆一起超越了苦難的生活!”
人生在世,苦難是隨處可見的。而麵對苦難,最體麵的方式就是優雅地擁抱它,並超越它!
閱讀讓你擺脫個人困境
一個秋日的下午,和女友S一起喝下午茶。
S是20世紀70年代初生人,經曆十分豐富。自少女時代她就愛恨分明,敢於為愛走天涯,工作後被已婚渣男欺騙感情,封鎖起一顆心,輾轉多個城市,創業投資做得風生水起。她放出豪言:“我媽那一輩的女人是‘我靠男人’,我這一代的女人是‘我靠!男人?’,姑娘我掙的錢用到下輩子都綽綽有餘,還需要什麼愛情?”
話音仍不絕於耳,S卻突然從朋友圈“失蹤”了。再出現時是一年後的聚會,她懷裏抱了個白白胖胖的寶寶,眉開眼笑,再看身邊,是一個比她小好幾歲卻對她一臉寵溺的青年才俊。我們這群朋友麵麵相覷,這才知道S之前玩消失是捂著曾被自己推翻的愛情。
這次見麵,大家少不得要仔細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