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先生是一個畫家,十幾年前,我的一個同事介紹我們倆“耍朋友”。
“你倆特合適!”同事說。
我倆見麵了,也覺得特合適,但是,就是沒有來電的感覺。
所以,我們就成了朋友。就是那種,平日裏來往不多,逢年過節不會發短信問候,但是,每年都會通上幾個電話,一打就聊半個小時,或者偶爾互相拜訪,吃點好的,喝個痛快的那種朋友。
多年過去,介紹我倆的那個同事後來都兩個孩子了,我倆還單著。
厭倦了分分合合的戀愛,疲憊不堪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要不,咱倆再試試?”
“行呢呀!”
見了麵,各自都調整出“這個朋友耍定了!”的心態。
還是沒電。
算了,不耍了。
聽說我開了一家咖啡館。他從宋莊開車來,送了我一幅畫。
後來,我搬家到一千公裏以外的地方,這幅畫,我帶著。
在這裏,我又開了一家咖啡館,畫,在二樓的牆上。
一晃,五年過去了。
L先生在去年已經當上了奶爸。我們為數不多的聊天增加了小孩的話題。
有一天,我說“小娃娃長濕疹,很頭痛”,他聽了,給了些建議。還專門從宋莊開車到北京兒童醫院,開了兩支他小孩用了很有效的藥霜給我快遞過來。
最近,咖啡館倒閉了。
我開始變賣東西。
來買咖啡機的姑娘看上了這幅畫,說:“賣嗎?”
我說:“很抱歉,什麼都賣,這個畫不賣。”
人這幾十年,來來往往的,大多是泛泛之交。很多人,因為各種關係的牽扯,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坐到身邊或對麵,經常說話,在某一段時間之內,還會頻繁聯係……但是,用不了多久,他們總會因為某種原因,逐漸淡出我的生活,消失得無影無蹤。喜歡的也好,厭惡的也好,最終都成了最不重要的過客。
送過禮物的人,很多,也不常聯係了。
但我時常會想起他們。